白风芷同志是山东省冠县城内西街人,1913年2月25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里,青少年时代,在初级小学、高等小学、县立师范讲习所读书,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嘉。毕业后,在冠县城北化村,宋三里庄等地小学当教师,他治学严谨,教学有方,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尊重和赞扬;他为村民义务书写春联和书信,得到村民的好评。他性刚毅,主正义,作风正派,为人率直。1935年县教育局长贪小学教员薪金和教育经费,寻花问柳,丙寅夜游,吃喝玩乐,挥霍无度,引起教育界愤慨。冠县二百多名小学教员联名向省政府告发,风芷同志是其中活动分子之一,人们称他是勇敢分子。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风芷同志在冠县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冬初,他同冠县政训处的同志在一起动员收缴民间的枪支,组织抗日游击小组。1938年冬初,发动回民群众,建立回民抗日救国组织,在冠县城里清真寺同国民党顽固分子李子西等人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被选为回民抗日救国会副会长。12月,经丹立枢(丹彤)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调冠县一区抗日动员委员会任指导员,2月调冠县农民抗日游击大队任副教导员。在抗日战争时期,风芷同志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39年夏,风芷同志调冠县抗日民主政府任一区区长,继调县粮站(后改粮秣料)任站长,他在改造乡、村政权,保障军需、民食等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 1940年冬,风芷同志调鲁西北(鲁西军区第三军分区)回民抗日游击队任指导员。这支队伍是在张鲁集回民抗日自卫队的基础上成立的,该队有百人、枪左右,风芷同志和队长李树臣同志率领这支队伍抗击日寇,作战英勇,曾配合马本斋司令员率领的回民支队,在莘县燕店战斗中,狠狠打击了进犯根据地的日、伪军,并活捉了一个日本兵。 1942年,是我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岁月,根据上级指示,我地区党政军民实行了精兵简政。是年冬,风芷同志调任冠县区武委会主任,继调县武委会任军事部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县武委会改为县武装部,风芷同志任军事股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风芷同志从事民兵工作期间,曾三任民兵营长,两任担架大队长。他带领民兵、民夫有方,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数次受到地区武委会表扬,并出席了地区民兵英雄会,受到了中共地委武装部嘉奖。风芷同志在发动回民群众抗日、组织回民抗日武装的工作中,在冠县的民兵发展和建设中,是有卓越贡献的。 1948年冬风芷同志奉调北上。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风芷同志被分配在西城区人民政府任民政科长,他日日夜夜忘我工作。由于北平刚解放,他曾被隐藏的国民党特务分子暗枪击伤,他并未被吓倒,伤愈后仍然勤奋工作。1952年,三、五反运动中,风芷同志含冤去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于1981年平反昭雪,为风芷同志恢复了名誉。白风芷同志,是我党的好党员,好干部,他一生的业绩,永远留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