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胜堂同志简介:

昝胜堂,1913年生,江苏省柳泉乡人,1931年来贾江煤矿干工,1973年离休干部。 昝胜堂翻身当主人 包工柜是贾汪煤矿自袁世传办矿起(1900)年一直采用的封建把头制。矿方资本家主要依靠矿务行维持,它不给采矿工人发生直接关系。每天包工的定量、工资和材料费用由矿方作为定额发给包工柜自由处理。 包工柜的大小把头,长期统治着矿工,对他们采用加定额、派歇工、吃黑名、扣工资、摘照片,找零头等等手段设法剥削工人。解放前矿场设有14家包工大柜,一些包工头任意支配,打骂工人,使广大矿工过着极其困苦的屈辱生活。1948年11月人民政府接管了矿山,宣布取消包工柜,成立“劳合班。”解放生产力,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将朱玉彩等一些作恶多端的包工柜,赶出了矿外,其余的包工头,根据其表现好坏,分别结合留用。形成一个劳资合作的组织形式。一些监工和把头,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虽然有点收敛,但是,把头欺压工人的旧习依然不改,工人生产的积极性还是没有彻底地解放出来,工人说:“改革‘劳合班’,只晴半边天”。 装卸大柜昝胜林假装进步骗取结合留用,其堂弟昝胜堂(工人)不容。他不念亲情,面对面地起来揭发检举柜头打骂工人、吃黑名、霸占工人妻室的罪恶,激起了工人们的愤恨,一致要求废除昝大柜,工人民主选举自己拥护的人,带领工友们担起装运工作。接着成立了段、班、组的生产形式,工人自己管理自己。选举工人邓兴叶为大队长,工人昝胜堂为工会主席,工人真正当家作主。贾汪煤矿工人拍手称快,群情激愤,生产积极性日益高涨。往日30吨装车,要8付筐抬需4个小时能完成,改革后劳力减半用4付抬筐就能完成,在你争我赶的竞赛中工人只要两付抬筐就装满了车。工人张传功、屈文阑、李季生等人,都是筐垒筐地抬着装车。工人的劳动积极性真正地调动起来了,工人们又说:废除把头制,真正晴了天,工人做主人,有劲使不完。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Volunteer

我是昝胜堂的晚辈

入驻晚辈
  • Volunteer
    Volunteer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