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注东(1909—1991),山东省乳山市诸往镇冷格庄村人,出身农民家庭,山东省立烟台水产中学肄业,返乡后在牟平县通海小学任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受中共地下党的影响,积极向学生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组织学生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掩护抗日进步人士和参与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1938年10月串联学生、青年农民16人奔赴掖县参加了八路军。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文书、参谋、科长、团供给处主任、供给处副处长、东海军分区后勤处处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为解决胶东军区兵工厂缺少生产材料、技术人员和设计资料,他负责后勤工作,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到国民党顽固派赵保原部队内部,收买弹药,搜集设计图纸,策动敌兵工厂技术人员和工人反正,保障了八路军兵工厂的正常生产和部队的军需供应。1942年,参加了胶东的“反扫荡”战斗和昆嵛山的反顽战斗。1945年10月任胶东军区后勤部兵站处处长。1946年6月后任胶东军区后勤部副部长,三十二军供给部部长、后勤部部长,先后参加解放莱阳、潍县、青岛等战斗。在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胶东时,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部队各项供给任务。建国后,先后任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运输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司令部军事交通部部长等职。在执行解放东南沿海岛屿、抗美援朝、援越抗法、中印边境反击战、援越抗美等军事运输任务中,与铁路、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保障了部队后勤供给,为取得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1955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淮海战役、渡江南下、抗美援朝卫国纪念章各一枚。1960年授予大校军衔。1966年10月离休后,积极支持和参与《南京军区军事交通史》的编写工作。1978年1月当选为安徽省第五届人大代表,1982年按副军职待遇。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91年10月5日在合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