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战地采访鲁宝 1944年3月,山东鲁中军区部队发动了讨伐伪军吴化文的第三次战役。 我当时在鲁中区党委机关报一一《鲁中日报》社工作。为了及时报道第三次讨吴战役,报社派出两名记者一一编委耿兆贵同志和我赶赴讨吴前线。我俩受命后,立即跋山涉水,昼夜兼程直奔前线指挥部。 我们到指挥部宣传部报到,宣传部长是鲁中军区政治部华楠同志,他见我是女同志,愣了一下,告诉我这里是“无人区”只能睡在河滩上,我说:“那我同你们一样就是了,保证不给你们添麻烦。” 当晚,我就同他们一样,在河滩上睡下,和衣裹一条破军毯,春寒料峭,沙地又泛潮,冻的睡不着,只好当了一夜“团长”(囚天冷抱膝而卧,战士们戏称当“团长”)。 就这样,自三月下旬到四月巾旬,我和耿兆贵同志以及鲁中军区《前卫报》社的记者通力合作,日以继夜地采访报道战斗消息和英雄人物,紧随前线指挥部不断向北推进。这次战役我军获得了重大胜利,指挥部每天有骑兵通讯员往后方司令部送战报,我们的稿件也随之源源不断地发回报社,使全区军民都能从报上看到战斗胜利的消息。 在近一个月的采访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战斗英雄高士范的采访。这个农民出身的青年战士,打起仗来象猛虎扑食一般,是 出名的孤胆英雄,可是,当我们在营地访问他时,他却腼腆地说不出一句话,问他那股杀敌的猛劲是哪里来的?当时想些什么?他只讷讷地说:“什么也顾不上想,一看到有的战友流了血,眼就红了,越打越眼红。”多么质朴的语言、纯真的感情!我的一个同行曾经说过:“采访战斗英雄最困难,他们只会打仗,不会讲话。”此话一点不假。为了大力宣传高士范的英雄事迹,我只好打外围战,访问了他所在连、排的干部和周围的战友,完成了这篇全面介绍战斗英雄高士范英勇杀敌的战地通讯,发表在《鲁中日报》上,使高士范的英雄事迹在鲁中军民中广泛流传。. 战役胜利结束后,我们又参加了鲁中军区召开的祝捷大会,善始善终地完成了三次讨吴战役的宣传报道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