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解放的战斗 时建功 我一九四八年十月参加革命。解放战争中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参加过进军大西南、解放华中南的战斗。淮海战役时,我在二旅五团一营机炮排,参加了涡河阻击战,阻击增援黄维兵团的国民党军。当黄维兵团突围时,我们是在夜间接受了消灭黄维兵团的战斗任务,当时我是重机枪射手,其任务是压制敌人的火力,掩护我步兵冲锋。我机炮排射手连连出击,我也打了二十几发子弹,只听到前面冲锋号声和一片“放下武器,优待俘虏”的口号声。没有多久,呼喊声和枪声少了,渐渐地平静下来了。不一会,我军押着一排排俘虏,有的头上、臂上包着纱布,有的柱着拐棍,有的用军毯包着头,一步一跷地向后方走去。有的一排一片的坐在地上,吃着我们分发给他们的干粮。原来,我军采用“围困剥皮”战术,将敌人重重包围住,然后一层一层“剥皮”,包围圈愈越来越小,敌人口粮吃光,杀战马,最后靠飞机空投粮食,飞机还没有向下投,国民党士兵带着武器等着抢,有的被投下来的罐头包砸死砸伤,有的东西投到包围圈之外。由于包围圈小,国民党士兵四出无路,死的死,伤的伤,活着的都成了我们的俘虏。 淮海战役结束后,我军进行整编,全军组成四大野战军,我所在部队改编为二野五兵团十六军四十七师一四零团- 43 - 一营机炮连。当时国民党为挽救败局,企图以“和谈”为烟幕,以便利用喘息之机纠集残兵败将,在长江南岸建筑江防工事,顽抗到低。党中央、毛主席及时揭穿国民党的骗局,提出和谈的八项条件。头一条就是惩办战犯。交出战犯由人民审判,交出军队由我军改编。如若不肯,我们要将革命进行到底,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蒋介石本身就是头号战犯,他怎么会接受呢? 渡江战役正在紧张准备着。我所在的部队三月仍就向长江边进发。号称天险的长江,几公里宽,无风三尺浪,风起浪滔天。当时,我们还没有象今天这样强大的海军,连军舰也没有。蒋介石命令把长江的大小船靠到江南岸,美制军舰在长江里上下来回巡逻,蒋介石欲固守长江而建筑的江防工事,困难重重,怎么过呢?但在我军面前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开始,准备以稻草搓成草绳,结成救生圈,每人一只,轻装游水而过。后来将部队水性强的同志集中到洪泽湖借用民船进行渡江训练。这种民船,大的能载一个连,小的只能上一个班,部队训练好了,可洪泽湖到长江有几里路远,没有通道,怎么通过呢?必须开一条“运河”。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上级交给了我们团,时间紧迫,限一周完成。全团官兵一齐干,白天连夜千。那时四月的天气,天气还冷丝丝的,大家脱下棉衣,穿着短裤,拚命干。我连有个小人班,最大的才十六岁,最小才十二、三岁,有的脱成光屁股干。为了早日解放江南的劳苦大众,大家求战心切,结果三天三夜提前完成任务,一条约30米宽,水深一米多,由洪泽湖通往长江的“运河”打通了。在此期间,敌人的飞机、时常来扰乱。我当时是连里的文书。有一天,我带领理发员、通讯员和炊事员去送饭,敌人的飞机来了,由于疏散隐蔽得快,- 44 - 敌机没有发现活动目标,只对湖里的民船进行机枪扫射,我连的一位排长,受到跳弹打了一击,幸未造成重伤。 为了减少渡江部队的伤亡,集中全军的重炮,对照对岸敌人的江防工事,实行轮番轰击,摧毁敌人的防御阵线。然后将准备好的渡船,夜里通过“运河”集中到江边的渡口。大的船由于“运河”水浅,用人力推送到江边,待命出击。, 1949年4月21日,朱总司令命令全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清晨,命令下达后,百万雄师过大江,我军在长江沿岸一百多个渡口同时过江。我军英雄的健儿,驾着渡船象箭离弦般地驶向对岸,敌人的炮火对准我渡江的船上进行猛烈射击。冒着敌人的炮火,我渡江部队快要登岸时,敌人跳出工事,端着轻机枪和冲锋枪,对准我前卫的渡船进行扫射。我英雄健儿,不避险阻、不怕牺牲,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敌人,一排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上江岸迅速展开,打得敌人抱头鼠窜,第一只登岸的渡船是我连的一名战士划的一只小船,为整个渡口通过敌人防线,立了一大功,在庆功的大会上命名“水上英雄”的光荣称号,授予胸章。 过江后,敌人溃不成军,闻风丧胆,基本上没有什么激烈的战斗,我们的部队沿着战略上指定的路线日夜追歼敌人,迈开两块铁脚板,与敌人比速度。那时,我们日出前就吃好饭,每人带上一搪瓷碗米饭,中午到茶水站,用开水冲冷饭,就算一顿中餐。记得一次中午吃过饭休息时,我们连长带着两个通讯员查看地形,站在一个小山坡上,看到前山窝里,一群敌人也在休息,连长喊了一声:“放下武器投降吧!”敌人方面答话:“不要开枪,我们投降”。于是我们俘虏了近一个连的散兵,还缴获了四挺重机枪。 - 451 当我们乘胜追击,解放华中南以后,我们部队在福建浦城休整了一段时间。每天早上照常全副武装爬山锻炼。在进军大西南的历程中,我参加了解放四川乐山的战斗,解放峨眉的战斗。峨眉解放后,我调到新兵连当排长。不久,上级有命令,要从部队抽调人去军校学习,人员要中共党员、年轻、有一定的文化。全团连我送去两个,进东北航校学习。部队用汽车将我们送往重庆,那时重庆刚解放不久,招待所的首长请我们参观了“白公馆”、“渣滓洞”。这是美蒋合作枪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的铁的罪证。我受到了深刻的阶级斗争教育,他们为什么在敌人带血的刺刀面前威武不屈?用先烈们的话是:“从来壮烈不贪生,为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来神州永太平。”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带着这阶级的仇与恨,我们过武汉,路北京,来到了东北沈阳高射炮兵学校,开始了新的征程。 (作者为原静安区万安中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