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树同志简介:

抗大一分校挺进东北。 张鸿树 男 81 一分校 省科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西岗区南石道街石松街拳拳归侨报国心 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理想——跟着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汇集到一起来了。我是1938年7月离开浙江,中旬到达洛川八路军随营学校,编入十一队九班任副班长。全班16个人,其中10名是归侨同学。他们历尽艰辛,从新加坡、泰国、印尼、安南(今越南)和法国,为寻求真理,回到祖国加入抗日救国的行列。从安南回国的同学、外号称“老哼”的,曾在越南、法国做过事。苏梦龄从南洋回国上抗大,做了物质上的充分准备。从西安雇用了一名挑夫,担着两件大行李,他跟随行进。他们决心投入到革命大熔炉中经受烈火的冶炼。 我们九班被安排住在堆着柴草、低矮、没有门窗的1日窑洞里。同学们一起动手清理柴草、整修门窗、打好通铺。归侨同学虽未参加过这种劳动,但都干得很有兴趣。当把通铺打好后,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感到集体生活新颖快乐。王固同学一直生活在南方,从未盖过棉被,他晚上睡觉时,把被子顶在头上就躺下了,因不会盖被子冻得蜷缩得像个蜗牛,在大家的指导下才学会了盖被子。 洛川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严重缺水,驻村只有一口几十米深的井,打一桶水要许久,有时还打不到水。队部要求各班每天向伙房送3担水。为不与老乡争水,便到离村子1公里远的沟壑里去挑水,这样的活儿归侨同学从未接触过。每天同学们下到沟底,把泥缝里渗出的水,小心地用瓢装进桶里,挑着担子爬坡,没有体力和经验是不行的。一次,一位归侨同学挑着水爬到近20米高坡处,一失脚,连人带桶都滚下去了,桶摔碎了,腿跌伤了。但他未灰心,终于学会了下深沟挑水的本领。第一次吃小米饭,炊事班红军老班长,开饭前当着全连同学宣布: “南京国民政府断了咱们八路军的粮,没有大米了,今天只能吃小米饭了。”同学们听了这个信息,都很气愤,认为老蒋办事不公,同时也感到吃小米饭新鲜有趣。南方同学吃小米不习惯,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障碍,第一顿小米饭同学们吃得很香,最后老班长把锅巴也分给同学们吃。这时归侨同学都有一种“我能吃苦了”的自豪感。 许多归侨同学都有各自的爱好,陆荆爱好诗歌,入校前即著有诗集。苏梦龄喜爱文学。陈远高喜欢球类、围棋、象棋。王固爱好军事,对《孙子兵法》有极大兴趣,每天翻阅,提出问题跟同学们争论,像着了迷似的。班里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班长很善于团结关心同学,大家都十分注意帮助归侨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节假日,进城购买日用品时,三三两两地去改善一下生活,一起吃个烩饼或炒个苜蓿饭,花两角钱吃得很有滋味,归侨同学一起吃得好香啊1 10月中旬下了一场大雪。陆荆、王固、 “老哼”等归侨同学,都情不自禁地昂首向天,张开大嘴,让雪花飘落在嘴里,用雪擦脸,呼喊着“我见到雪了!”高兴的像孩子一样蹦啊,跳啊,情景十分动人。 擦澡本是归侨同学生活中不可少的事,但这里吃水如此紧张,哪里还能天天洗澡呢?所以许多同学生了“革命虫”(戏称虱子)。为适应生活习惯,班里只好储备一桶含泥沙的水,晚上睡觉前擦擦身子洗洗脚。在这里,由于人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变化,对物质条件的追求也就不一样了。 晚饭后同学们三三两两地散步、聊天。突然紧急集合号吹响了,全队很快集合起来。九班虽归侨多,由于经过一个多月的军事生活,也跟上未了。来到校部广场,见到门板上写着大字标语: “欢迎劳苦功高的朱总司令来校视察工作!”大家知道朱总司令来了,顿时群情激昂,归侨同学显得更加兴奋。总司令穿着一身1日棉军服,打着褪了色的灰布裹腿,脚穿草鞋,肩披一件I曰棉大衣,瘦瘦长脸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聚精会神地翻阅着同学们提问的纸条。 朱总司令从长条凳上站起来作形势与任务报告。总司令的报告在归侨同学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闻名于世的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传奇式人物,竟慈父般的和蔼可亲!他们从总司令的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人的伟大形象! 党中央决定到山西敌后办学,培养军政干部。队里要求轻装,每人的行装不得超过18斤。当时九班的归侨回国时带的东西很多,要轻装思想不通。苏梦龄从南洋来时,准备了3年的生活用品,仅衬衣就带了两打(24件)。大家都帮助他解除思想上的阻力。 同时要求每个同学准备两双草鞋,1副棉手闷子,1双棉袜套,抵御严寒,保护手足。多数归侨学会了打草鞋、做手闷子和袜套,个别实在学不会的,由大家帮助去做。 1938年12月上旬,大队由洛川出发,第一天行军有三四位归侨同学跟不上队伍。苏梦龄同学作为重点帮助对象,由两名身强力壮的同学左右搀扶,他的行李由大家轮流代背。他的脚掌打起了水泡,脚跟也被皮鞋磨破了,同学们弄热盐水给他洗脚,又挑泡、上药。第二天行军下来,到了宿营地,他将两根棍子往地上一丢,躺在炕上就睡着了,他把多余的衬衫、皮鞋,连银茶壶、象牙筷子都送给了老乡。全班同学赞扬他努力克服困难、严格要求自己的自觉精神。相互祝贺第一阶段的行军胜利! 汇集到甘泉,九班归侨同学特别向往延安,想见毛主席,结果毛主席派总参谋长滕代远、抗大副校长罗瑞卿来看望大家,为同学们开赴敌后办学送行。当听了滕参谋长、罗副校长在欢送会上传达毛主席指示后,归侨同学都表示一定响应毛主席号召到敌后学习。 动员会的第二天,我们从甘泉出发,正遇大雪封山,行军路线穿越崂山,呼啸的北风刺骨,积雪没过脚背。大家背着冰冻的馒头,以雪代饮。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色中,归侨同学们全然忘却了寒冷和疲劳。 在延长县休整,过新年。半夜里有狼嚎叫,归侨同学坚持和大家一样上岗,为防狼群袭击加了双岗。有一天夜里,房东有只老绵羊被狼咬死了,房东感到很伤心。班里大家讨论,把羊买回来,一方面补偿房东的损失,另一方面正好为归侨同学过新年。全班把这只全羊褪了毛,连皮带肉煮了一大锅,共同美美地享受了3天。过汾河,越过同蒲铁路封锁线,几千人的队伍像一条长龙在暗夜中行进。通过敌人封锁线时要求不出声、不喧哗、不咳嗽。人们一个接一个地传递着信息。每个人左臂上都系一条白毛巾作联络标记。陆荆的诗性来了,作起诗来。王固通过行军生活,更增加了《孙子兵法》的学习兴趣。 过绵山时,山上无水,化雪水化到下半夜,每人才分到半杯含泥沙的水。高山露营,寒风刺骨,归侨同学们不但没有怨言,反而感到自豪。经过这一段的长途行军,九班归侨同学个个精神焕发,胜利抵达山西敌后抗日根据地。 九班的归侨同学,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投身到抗大这个革命大熔炉里,经过陶冶,健康成长。后来,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为党的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原载《在敌后的抗大一分校》中册张鸿树)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Volunteer

我是张鸿树的晚辈

入驻晚辈
  • Volunteer
    Volunteer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