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金锋同志简介:

边金锋(1918~1947),字运民,李进士堂乡边庄村人。1935年肄业于济南爱美中学,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至1947年,先后任中共边庄支部书记、六区动委会主任、县武装科秘书、旧城抗日高小校长、八区区长、九区区长等职。 1931至1933年在高小读书时,积极宣传抗日,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抗日热情更加高涨,编排抗日剧目《送子参军》、《一包老鼠药》等到旧城等地演出。 1946年9月鄄城县出动500副担架,支援大扬湖战役,边运民亲率九区担架100副,和群众一起,泥里水里装车、背米。 1946年土改开始,边运民给父亲捎信说:“干部家属要带头参加土改,要把家中多余的土地财产分给贫下中农。” 边运民积劳成疾,浑身长满疥疮,胃病也不断复发,面黄饥瘦,领导和同志劝他回家养养身子。他说:“打倒蒋介石,解放了全中国,生活好了,身体也就不长疥了。” 1946年11月,刘邓大军撤到黄河以北,敌新五军乘虚而入,国民党地方武装还乡团尾随而至,黄河以南鄄城地面变成游击区。县、区干部坚持“区不离区、县不离县”的原则,誓与群众同命运。边运民靠着与群众的鱼水关系与敌人周旋,有时昼伏夜出,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对反攻倒算罪大恶极的地主、顽固分子进行惩处,使乡村干部和群众减少了损失。 1947年4月9日,国民党68军的两个旅,外加三四千人的还乡团分子,由南而北对鄄城县进行“梳篦扫荡”,边运民和税务所主任陈格文,会计王殿阳,通讯员陈万明等从鄄城北门北撤,敌人追至黄河南岸,与敌激战,弹尽被俘。同时被捕的还有彭敬修,彭山林、陈格文等30多人。 敌人将他们押至鄄城。国民党县长张伯麟假惺惺地派人给边运民治病问安,好茶好饭招待,许以高官厚禄,温××也上窜下跳,跑到边庄与边夫人拉关系,让她劝说运民投顺国民党,并威胁说,如不投降,全家难保,边夫人严厉痛斥敌人,温灰溜溜走开。10天来的利诱威逼,残酷审讯,均不能动摇边运民及其他被捕同志的意志,张伯麟一无所获,最后决定将他们全部杀害。 1947年4月19日,边运民等11名革命志士被绑在鄄城北门外路东和尚坑西沿一行南北树上,边被绑在最南头的一棵。周围架着机枪,还乡团头目提着张开机头的手枪指挥杆子会“亮相示威。” 11名志士个个象钢打铁铸一般,,怒目瞪视着敌人。“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口号声此伏彼起,响彻长空。 敌人从北头向南杀戮,边运民忍受着惨不忍睹的场面,10名战友倒在了血泊里。 革命战友的鲜血更加激起边运民的仇恨,他愤怒地说:“你们这帮肮脏的东西,永远不会明白我们共产党员的胸怀,我们活着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我们可以献出一切……”吴国卿(敌区长)恶狠狠地命令杆子会:“给我扎,从腿向上……”。不一会边运民脚上流遍了鲜血,他大声对远处的群众说:“乡亲们,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是杀不完的,咱们的主力部队不久就会打回来,血债要用血来还,人民是绝不会饶恕这些禽兽的……”敌人十分恐惧,怕他再讲话,就挑开了他的两腮,割掉了他的舌头……,边运民壮烈牺牲。 1947年4月底,为悼念边运民诸烈士,中共鄄城县委、县政府在黄河北岸举行追悼大会,县委宣传部长石铭书挽联曰:黄河岸头浴血苦战诸公英名传千古,蒋贼刀下宁死不屈烈士浩气壮千秋。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边金锋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