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斌同志简介:

杨立斌,1918年出生于山东省无棣县,1941年被日寇抓 劳工到了东北。当过矿工、搬运工等,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受尽了“亡国奴”之苦。东北光复后,杨立斌于1945年11月, 在黑龙江富锦县参加了我军新组建的炮兵部队。 部队有一门残缺不全的“四一式力老山炮。杨立斌日夜 囤着它转,琢磨着给它“治病刀。后来,老山炮终于被他收拾 得得心应手,战斗中遇到难打的目标,他总是把手一挥说; “把咱们的老山炮拉过来l ?部队在战场上缴获许多新炮, 杨立斌始终舍不得换掉老山炮。在“三下江南”期间,部队 在榆树县整训时,杨立斌和老山炮一起由合江军区炮团编入 六纵十七师山炮营第三连。老山炮伴随杨立斌南征北战,在 焦家岭、城子街、四平、口前战斗中,轰垮了无数碉堡, 消灭了众多的敌人。杨立斌多次荣立大功,被誉为“模范炮 排长\"。 靠二·一九”解放鞍山的战斗打响之前,杨立斌所在的部 孰来到鞍山西郊的一个村子里驻扎下来。刚一住下,扫清外国 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杨立斌带头执行侦察任务。这天,夜 静悄悄的,旷野覆盖着厚厚的自雪,城内方向传来了敌人零 落的枪声。杨立斌头上扎着白毛巾,反穿着自羊皮大衣,在 雪地里向前行进。前面是两座被敌人改造成为工事的砖窑, 弱围有大小十多个地堡,这就是敌人苦心修筑的“红窑矽集 团工事。杨立斌忙掏出笔和纸,迅速绘制好草图,转身寻觅 适用的山炮阵地,当他找到阵地时,天已开始放亮了。 杨立斌带着一夜的饥饿和寒冷,返回了营地,没顾上休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杨立斌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