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彬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 粉碎了青年学子读书救国的梦想。偌大的中国,已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那一年, 才17岁的我,在南京市立第一中学毕业后,接着考取了苏州的东吴大学,正准备升 学深造。可是,侵华日军的战火,迅速蔓延到江浙两省,南京、苏州一带频频告急, 许多老百姓为了避难,不得不向内地流亡。我和妹妹也随着母亲流亡到长沙。东吴 大学却从苏州迁去了高淳。 日寇长驱直入,国土一天天沦丧。我和许多要求进步的青年一样,空怀满腔热血, 却不知洒向何方。初到长沙,我插班进了群治农商学院,读了不到两个月,学校被炸, 只得停课。不久,北平的民国学院迁来长沙,就地招生,又给了我一次读书的机会, 但我心中的迷茫和苦闷依然没有摆脱。那时候的长沙,聚集着许多流亡而来的进步 知识分子,如翦伯赞、张天翼、吕振羽、谭丕模、陈新(陈世德)等,都在民国学 院任教。他们讲课的内容,结合社会现实,传授了许多进步的思想与理论知识。其中,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教文艺习作的张天翼老师。他教导我,要到生活中去学习,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