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玲同志简介:

青 春 的 脚 步 ——忆文工团队生活片断 王佩玲 (一) 我出生在一个城市贫民家庭里,“七·七事变”前,父 亲在枣庄中兴煤矿做事,母亲理家。记得四岁那年,日本鬼 子的飞机轰炸之后,”全家便“逃反”回济宁老家去了。父亲 又到外地做事,每月往家寄不了几个钱。1946年就告老还 乡了。在家教了几个私塾学生,挣点粮食维持生活。父母亲 拉扯着我们姐弟六人,五弟和四妹因生病无钱医治,相继早 天。大姐为了谋生,十六岁就外出学医,只剩下二姐和我, 还有小弟弟。生活拮据,上学交学费都成问题。吃的是高梁 饼子、地瓜、粗面窝窝头,只有到过年时才能吃上麦子的馍 馍和饺子;穿的是破旧衣服,一件黑布大褂,大姐穿了二姐 穿,轮到我时,屁股上早已补了个大补钉;冬天里边套上个 小袄,像打小伞一样。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老师看我穿的 破旧,没让参加,难过的独自趴在教室的课桌上,呜呜地哭 了起来……。穷人家的孩子知道上学不易!论功课成绩,年 年不出前三名,每天放学回家,抬水、推磨,然后再温习功 课。当时烧柴十分困难,春夏季节,每逢星期天就去城墙上 拨野草蒺藜;放暑假时,出去拣煤核、拾柴火、到乡下刨麦 茬、劈高梁叶。间或买点儿秫秸、苇子掺着烧。1945年我 小学毕业,家里设钱再供我读中学,学校姚梅村老师看我品 174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Volunteer

我是王佩玲的晚辈

入驻晚辈
  • Volunteer
    Volunteer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