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黄粲同志二三事 新四军二师政治部抗敌剧团于1940年3月成立后,活跃在 淮南抗日根据地津浦路两侧的广大地区,是部队的一支有战斗 力的文艺队伍。40年5月,我参加抗敌剧团时,黄粲同志是剧 团的艺术指导员,后任团长。他是湖南老革命根据地长沙人, 1926年15岁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 抗战初期,与刘保罗、邵荃麟等组织中国流动剧团,在浙江、安徽 等地活动。1940年3月进入苏皖边区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 四军,历任新四军二师政治部抗敌剧团团长,新四军军部文工团 团长,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团长。他在繁忙的行政领导工作中还 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剧本,如《车行绍兴》,《结义姐妹》,《南京 梦》,《五代同堂》,《运河桥上》,《枣庄战斗》等多部话剧,曾风行 一时。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南乡音,对人和善、亲切,在我的印 象中,他是一位慈祥可亲的长者。时光虽已过去半个世纪,但当 年的人和事仍然记忆犹新。这里,回忆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