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保俊(原为《解放军报》驻南京军区记者组组长) 我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现属烟台市)一个农村的中农家 庭,幼年由于父母早丧,家境衰落,只上了五年小学,从12岁 起就辍学外出学徒谋生,阶级压迫加上日寇的凌辱,促使我萌发 了革命的念头,1943年参加了八路军。 参加革命后较长时间政治觉悟很低,只知打敌人为被日寇杀 害的叔父报仇,不知什么是革命的目标,当然是更不知何为共产 主义。第一次使我触动较大的是在1944年入党之前,副指导员 于刚同志和我的谈话。他说:“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要成为真 正的革命者,必须背叛原阶级。”“背叛原阶级”!这是个既新鲜 又令人震惊的词汇。虽然当时还不能完全领会其涵义,但朦朦胧 胧觉得,要成为一个革命者,必须有自我革命、自我改造的愿 望,树立全新的人生观世界观。 周恩来同志说,人要活到老改造到老。人的思想改造不可能 一次完成,必须经过长期磨练才能有所进步。当时,我们党的组 织生活非常严格,一周或半月必须开党的小组会,汇报个人思 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因为我的毛病多,几乎每次小组会我 都是自我批评和被批评的对象。特别是在当了干部以后,随地位 的提高,个人主义就更加暴露:为了“保健”(战争年代连以上 干部体弱者可以吃细粮)问题闹过,为了地位问题情绪低落过, 为了与同志们的团结和婚姻问题被批评过。总之,在一个较长时 期里毛病不断,是在党组织推着,同志们拉扯着,才勉勉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