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英,河北省东光县人。1923年生,1939年参加革命。抗日战 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连长、县大队副政委、渤海纵队教导营政 委、三十三军宣传部科长等职。建国后曾任华东公安部队军政干校 训练部部长、军委公安部队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公安部队宣传部副‘ 部长、二炮技术工程学院政治部主任、武警专科学校校长。1988年 离休。(原为武警专科学校校长) 南皮县是渤海区最西北角一个不足20万人口的小县,又是 来往于冀中冀南的咽喉要道。日本鬼子在这里修建了20多个据 点和炮楼,修了通往城里的东西两条汽车路。1944年旧历三月 一日晚,南皮县大队进驻城南三里林庄,我当时任指导员,万甫 田任连长。 第二天太阳快落山时,村外我便衣哨兵急报:“捉到了南皮 城南的一个带手枪的便衣特务。”领导当即指示:“把特务枪决, 我们马上转移!”没想到,处决特务的事办大意了,在距南皮县 城“红部”鬼子只有三里路的情况下,枪声惊动了鬼子。为防不 测,我们当即将队伍拉出村庄向南走出约5里路,然后折向东北 约10里的汤老庄宿营,这里距南皮县城也只有10里路。牟副营 长亲自派两个侦察兵,一个去尹官屯方向,监视南皮县城敌人动 向,一个到塔马寺方向侦察是否有夜间出来的扫荡鬼子。拂晓4 时许,牟副营长命令大家抓紧时间休息一下,战士们此时也非常 疲劳,一进老乡家就很快入睡了。这时,侦察兵发现了约有200 多个鬼子朝汤老庄方向扑来,他慌忙向汤老庄跑去时,被鬼子发 觉,狡猾的鬼子一枪不发地随后紧迫,侦察员的手榴弹也没来得 及向敌人投掷。我们的部队正在熟睡之中,当侦察兵向营领导报 告敌情时,鬼子的扫荡队已经拥进村口,猛烈地向村内射击,放 哨的战士和最先冲进胡同的战士,都牺牲在街口。牟副营长和万 连长各带领一个机枪班、一个步枪班掩护领导向西南顺道沟冲 机关工作模范鲁英 鲁英同志1939年入伍,1940年入党,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渤海纵队、三十三军先后任教导营政委、宣传科科长等职。他参加革命队伍以后,始终不懈地忠于人民的革命事业,顽强学习,忘我工作,因此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模范。1950年在淞沪警备部队英模代表大会上,被评为政治机关工作模范,曾出席过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英模代表大会。1953年,出席了全国公安部队首届功模代表会议,被授予“二级机关工作模范”的光荣称号。 抗日烽火连天的1939年,鲁英同志怀着救国救民的革命激情参加了人民军队。在革命队伍里,他进步很快,一年后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极其艰苦的阶段,日寇对解放区发动了大“扫荡”,妄图用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扑灭抗日烈火.遵照上级指示,鲁英同志带着一个连队与敌人周旋,胜利完成了保存自己、挫败敌人阴谋的任务,不久,他又领导群众破坏了敌人的交通要道,限制了敌人的行动,配合部队进行了反“蚕食”斗争,被群众誉为。破路大王”. 1943年,部队决定拔除山东乐陵纸房敌人据点。鲁英同志积极请战,带领一个班,扛上一挺机枪掩护部队进攻敌人据点,战斗中他右臂负伤致残,不得已住了院.稍有好转,便兼任了病房所长和指导员的工作。当时是游击作战,医院流动性很大。他带着80多个伤病员和70多个工作人员,战斗在敌人几个据点的缝隙中,克服了一系列困难,保存了医院,使伤员一个个恢复了健康重返前线。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从峨嵋山上跑下来抢夺胜利果实,接着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47年春,南皮县敌我斗争异常残酷激烈。鲁英带领的部队作战非常英勇,经常大败敌军,缴获敌人不少武器。有一次,按着他的建议,一次就消灭了16个“还乡团”敌人。 鲁英同志曾读过几年书,参加革命军队后,深感文化低干工作的困难,于是决心学好文化。他1939年担任敌后长途通讯员时,随身带着毛笔和砚盒,利用一切空隙学习。就是到很远的地方送信,也从不间断。到了目的地,他一面等待领取复信,一面站在那里看书学习。一位主任见他这样爱学习,深受感动,特意送他一支钢笔、一个本子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一书。他如获至宝,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受到很大启发,看到了革命的光辉前景,从此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了。 他在医院当指导员时,因为右臂被子弹打断了一条筋’,右手伸不直,不能拿笔写字。他想起党交给的任务和将来的工作,便鼓起了用左手写字的勇气。开始,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但他没有灰心。一次又一次地练,手腕酸了,胳膊疼了,活动一下继续练。坚持了几个月后,终于能自如地用左手写字了。他为今后能给党做更多的工作而感到高兴。 鲁英同志对待工作严肃认真。他常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革命干部,一举一动对下级都有深远的影响。” 1952年的夏天,他调到公安部队学校作教育工作。每次给干部或学员讲课,都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有一次写讲稿,从中午一直写到深夜,忘记了吃晚饭。 为了做好教学工作,他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向教员学习。发现问题随时和教员研究,从不摆架子。有一次,他发现学员在语文方面的字、词、句基础较差。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一学习上的关键性问题,他细致地检查了学员的作业,听取了学员的意见,召开了教员座谈会,研究改进意见。之后,他加以组织整理,向学员作了关于《加强字、词、句基础训练》的报告。大家听了深受启发。 鲁英同志的模范行动深深教育了教员,使他们认识到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的重要性。从此,教员下队次数多了,密切了教员和学员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教学效果。 鲁英同志也是爱护干部的模范。他常说:“多培养一个干部,便为党的事业增加一份力量。”当时训练部不少教员是参军不久的知识青年,鲁英同志不仅注意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而且十分重视对他们的思想教育。他经常给大家讲战斗故事和优秀党员的模范事迹,用革命精神激励大家,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武装大家的头脑.在文化教育运动中,49名文化教员有47名立了功,26名团员受到了团内各种奖励。 鲁英同志之所以能做好工作,其中重要一条原因就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说:“作为一个干部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工作经验,否则是做不好工作的.”他调入干部学校中不到一年,就写了《文化教育中的政治工作)、‘如何讲课)、《如何加强思想领导:1等11篇总结,计6万多字。在他的倡导和影响下,教员对总结工作经验也养成了习惯。 鲁英同志以紧迫的责任感,高度的事业心,兢兢业业地为党为人民工作着.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记起了斯大林说的话:“只有那些不害怕困难,不躲避困难,反而前去迎接困难,以求克服和消灭困难的干部,才是优良的干部,真正的干部,只能在和困难作斗争中锻炼出来,”他顽强地学习,不断地总结:克服了工作中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胜利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赢得了人们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