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永法同志简介:

翟永法简历 1921年6月出生,1940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离休前曾任铁道部第三设计院人事处处长。 1941年至1944年,我在鲁西馆陶县第二区任区委书记兼区小队 政委。馆陶县属冀鲁豫边区。我们二区大部地方是敌占区,只有四个 村是游击区。在日本鬼子统治期间,我们区委干部就活动在这一地区, 和当地人民生活斗争在一起,我们不能离开二区,因为区委是当地人 民的主心骨,在当地农民的掩护下领导群众和区小队坚持敌后斗争。 1943年年底,日本鬼子和伪军最后一次对馆陶四乡“扫荡”后, 便龟缩在南馆陶镇。他们不敢下乡,怕受到游击队的伏击。敌人为了 监视八路军的活动,便在馆陶通往冠县十几公里的公路旁修建六座炮 楼,每座炮楼有一个班伪军放哨。这些汉奸伪军狐假虎威,为虎作伥, 经常到陈井、年庄、正滩、辛村几个村欺压百姓,要粮、要柴、要吃、 要鸡……当地农民稍有反抗即以“通匪”罪抓到炮楼里,被打得遍体 鳞伤。群众恨之入骨,却敢怒不敢言。为了打击汉奸伪军的反动气焰, 区委研究决定拔掉东古城村附近的炮楼。拔敌人的炮楼,不能硬攻, 必须智取。我们所以拿东古城村炮楼开刀,原因是东古城村贫农郎大 爷的儿子郎福贵在这个炮楼里当伪军,是区小队的内线,也经常向区 小队汇报敌人的活动情况,此人非常可靠,拔掉东古城村炮楼,他可 以里应外合。方案确定以后,我们就设法告诉郎福贵,约定好他在 1944年春节过后下半夜站岗时,以按三下手电为联络讯号,放下炮楼 门前的吊桥,区小队进去收拾伪军。拔炮楼的前一天的下午,区小队 做好拔炮楼的准备工作以后,提前吃饭,提前睡觉,养精蓄锐,以便 夜间行动。这天大约夜间1点多钟,20多名区小队队员在朦胧的夜色 中,屏息静气,埋伏在炮楼河沟之外。过了不久,看见炮楼上人影晃 动,接着手电光连续亮了三下,我们用手电回应以后,吊桥便轻轻放 了下来。这时区小队迅速冲上炮楼,收缴了全部枪支弹药,一个被惊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Volunteer

我是翟永法的晚辈

入驻晚辈
  • Volunteer
    Volunteer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