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镇江同志简介:

王镇江 那是1945年五六月份间,盘据在我华北津浦铁路线上的重镇沧州、泊镇、南皮等地的侵华日寇,不时地、疯狂地对我铁路沿线的村庄进行“扫荡’’。那时,虽然日寇在我国人民抗侣救国的各个主战场都遭到了致命的打击,败局已定。但是他们的侵略野心不死,时刻妄图挽回其败局,作垂死的挣扎。他们和伪军、汉奸一起,狼狈为奸,到处烧、杀、抢、奸淫,真是无恶不作,罪行累累。使老百姓日夜不得安宁,无心搞好生产。老百姓对日寇的滔天罪行,无不恨之入骨,他们迫切希望八路军组织人民抗日,挽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当时在华北东南县四区区委任通讯员,经常听到老百姓反映:别看日寇张牙舞爪,到处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但总有一天军民会携起手来,拿起武器来收拾他们,日寇的日子是兔子尾巴——不会长了!这是人民奋起抗日救国、狠狠打击日寇的心声。’ 当时,我东南县(现为南皮县)县委指示,四区区 委领导的抗日地方武装,是有五六十人组成的武工队(又称四区区中队),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采取一切办法和手段,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依靠群众,选择适当时间,在津浦路主要干线上的沧州至泊镇一段,给日夜运输军火的列车狠狠地打击。从而切断日寇的军火运输线,安定人民生产的情绪,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武工队的周吉明根据县委、区委指示精神,在区委直接领导下,马上召开武工队和民兵队长会议,会上,由四区副区长王友泉进行动员。他传达了县委、区委的指示,要把人民组织起来,狠狠打击日寇。提出了任务,部署了时间、地点、目标和方法。并由王副区长任总指挥。当时我14岁,跟随王副区长当通信员,任务是与各破路点的领导进行联络,以排、班为战斗单位,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经过短时间的动员,细致周密地组织,在1945年6月的某日晚上,于9时前武工队和各村参战的民兵,从四面八方向齐屯子村集合。那晚,天气闷热,月色朦胧,场地上有100多名民兵,荷枪实弹,全副武装;有100多名群众赶着数十辆大车,扛着铁铣、铁镐、绳子等工具。当时,群情激奋,等候命令出发。9时后,根据分工,由各路负责人带9人‘向预定目标前进。其实,我武工队早在7时左右到达预定地点,对敌人的冯家口、满庄的两个据点进行了·封锁o等到民兵和群众一到,立即向据点敌人发动进 攻,经过二三小时激烈战斗,终于将津浦铁路上满庄至冯家口站一段,约有二三华里进行切断。于是,武工队、民兵、群众一起把铁轨翻倒在路的两侧,将枕木、枕板、铆钉等装上大车,在民兵的护送下,运至离铁路有二三十华里的安全地区埋藏起来。当日寇的军火列车开来时,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和喊声响成一片,列车顿时倒翻在路旁沟里,车上军火燃烧爆炸起来,押车的日寇死伤不少,乱成一团。闻讯从沧州赶来的日寇,在黑夜里毫无目标向四周乱扫机枪。而我们这些“破路大军”,在武工队的掩护下,沉着、迅速地分散撤退。就这样,我区武工队、民兵和群众,在县委、区委的领导下,给日寇在投降前一次狠狠的打击。从此,躲在沧州、泊镇、南皮据点的日寇,再也不敢下乡“扫荡”为非作歹了。广大群众对此行动无不拍手叫好。群众说得好:“由于县委、区委领导得好,为老百姓报仇雪恨,真是军民携手,狠狠打击日寇。”(作者系原闽行区人民法院离休干部)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沪生

我是王镇江的晚辈

入驻晚辈
  • 沪生
    沪生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