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生科男,汉族,1922年2 月出生,山西洪洞人,1937年10 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5月加 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江苏省军区 政治部顾问。 主要业绩:1931年至1935年 在山西洪洞城东村小学上学,从 一年级到上四年级每年考试第一 名。1935年秋考入城内高小,成绩名列前茅。1937 的毕业后考入山西省太原市友仁中学(该校在“七七 事变”后搬迁到洪洞县城内),9月份上学,10月投笔 从戎参加八路军。建国前历任八路军115师343旅 686团宣传队宣传员、副分队长、分队长、指导员,团 政治处宣传干事;部队整编后任教导2旅政治部秘 书、4团政治处青年干事、5团连队指导员、团政治处 俱乐部主任、3营教导员;华野三纵8师23团政治 处副主任;22军65师193团政治处主任。建国后历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2军65师193团副政委(党委 书记);22军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华东军区三野政治 部青年部科长;南京军事学院学员、政经教研室教 员、教学组长、外训系副政委(副军职);江苏省军区 政治部副主任、顾问、副军职顾问。抗战初期年仅15 岁就参加了八路军,被分配到115师343旅686团 当宣传员,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了副分队长, 第三年升任分队长、指导员。随团转战于吕梁、太行、 齐鲁等地,不断创建抗日根据地。1940年部队整编 调离宣传队,先后任团政治处宣传干事、旅政治部秘 书、团青年干事、连队指导员。期间,经过积极学习 和实际锻炼,使所在连队有了新的进步,战斗力有了 新的提高。山东军区总结了他当好指导员的六条经 验,并让其在鲁南军区政治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 言。1945年任山东军区8师23团政治处俱乐部主 任后,将本团战功卓著的人物及集体的事迹组织报 导,在全团宣传,激励斗志。1947年调华东野战军第 三纵队8师23团3营任政治教导员,参加了安徽泗 城、江苏宿北、鲁南、孟良崮、泰安等战役,配合刘邓 大军挺进中原、横跨陇海铁路进入豫皖苏地区作战, 实现了截断平汉线的战略目标。所在营八连攻克许 昌后荣获“许昌连”称号,并被授予“神速突击,顽强 致胜”奖旗。1948年,所在部队3月份解放洛阳,5 月份参加阻击战,6月份攻克开封。豫东战役后回师 北上.9月份参加解放济南会战,随后参加了举世闻 名的淮海战役。部队改编为22军后,任65师193 团政治处主任。1949年4月随部队渡江南下,进军 浙东,解放舟山群岛。在洛阳、开封两次战斗中光荣 负伤,一次右手被敌子弹贯穿而过,一次右颊被敌子 弹打进,从后脖穿出,在死里逃生中用青春和热血为 党争光,为军旗增色。1950年由团副政委(党委书 记)调22军政治部任青年部长,1951年调华东军区 三野政治部青年部任科长。1952年被选送南京军事 学院政治速成系深造,1955年1月结业后留院工 作,先后任政经教研室教员、教学组长,外训系副政 委(副军职)。1970年调江苏省军区政治部任副主 任、副军职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1年 晋升为上校。中央军委先后授予他三级独立自由勋 章、三级解放勋章、功勋荣誉章、抗日战争胜利60周 年纪念章。曾被南京军区党委聘任为军区学术委员 会委员。在南京军事学院工作期间,曾被评为教学 三等奖、五好教员、先进个人,受到学院的表彰和奖 励。离休后多次被评为先进离休干部以及江苏老干 部书画联谊会的先进工作者。曾被解放军“老战士 诗词丛书”《红叶》杂志聘为编委,被推选为江苏省老 年书画联谊会理事、丁山分会会长,江苏省军区书画 会常任理事。曾写过战地报道《踏着抗日硝烟的火 线剧社》、《23团和边联人民》、《战时共产党员的责 任与活动》;学术论文《“三元周法”和“一统两个相结 合”》等。应邀为战斗过的市、县党史办撰写回忆录, 自行编辑出版了《许昌连》和《军旅集》两部专集。 1980年离职休养后,一直关心家乡建设,将其保存 多年的16箱约180公斤重的马列经典著作捐献给 洪洞县老干部局。业绩曾刊登《洪洞报》,入编《沂蒙 将军颂》、《陈粟大军战中原》、《解放舟山群岛》、《铁 血壮歌》、《半世英魂归》等书籍,书法作品入选《中国 当代老年书画家大辞典》、《军旅书画精品集》等,诗 词人选《红叶诗词十年选》、《当代江苏干家诗》等。人物简介:党生科1922年2月出生,1 9 3 7 年1 0月参加革命,1 9 38年5月入党,山 西省洪洞人。抗战时期为宣传员、指导员、 宣传干事,后历任团政治处主任、军政治 部青年部部长、南京军事学院教员、系副 政委等职,1 9 8 0年8月离休时为江苏省军 区政治部副主任。荣获三级解放勋章、三 级独立自由勋章、红星功勋荣誉章等。 1945年初,鲁南抗日根据地的形势越来越好。为了扩大解 放区,讨伐反共反人民的王洪九部,鲁南军先后调集军区特务 团、一军分区三团、三军分区五团和温河、赵鳟两县独立营组 成讨逆大军。2月28日夜,以特务团攻打王部沂艾庄据点开始, 拉开了讨王战役的序幕。 沂艾庄,在岐山东南山脚下,是王洪九封锁马庄山区进口 的重要通道。由王部三十一支队三大队张明恩驻守。该据点有 四层防线:鹿砦、围壕、大小围子、围墙。小围子周围建有八 个炮楼,大围子西南建有一个炮楼,驻一个班。战役开始后, 特务团在副团长崔梦坡指挥下,先从西面进攻大围子,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