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夫同志简介:

战斗 学习 生活 一张《战旗报》 重读1941年2月3日第56期《战旗报》,我不禁浮想联翩。这张在战火中出版的油印小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还能保存到今天,足以说明当年它在广大师生心中的分量。对我这个参加编辑工作的老战士来说,更引起了无限美好的回忆。 《战旗报》是抗大一分校政治部机关报。在校党委、政治部领导下,它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充分反映广大师生员工的学习、战斗生活,及时传播敌后办学培养军政干部的经验,受到师生们的普遍喜爱。 战斗姿态 <战旗报》第56期,是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皖南事变”滔天罪行的专刊。当这一震惊中外的“千古奇冤”的信息传到抗大一分校时,立即发出了愤怒的吼声。安征夫星夜挥笔疾书,写了《充分准备自己》的文章,要求全体师生愤怒声讨国民党反动派阴谋陷害新四军的滔天罪行;化悲愤为力量,积极从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做好准备,加强学习,联系“皖南事变”血的教训,高度警惕国民党的反革命阴谋,充分准备自己。还指出在统一战线中,既要保持独立自主,又要团结一切爱国民主人士和一切抗战的队伍,从斗争中求团结。安征夫这篇文章对全校师生正确认识“皖南事变”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校部、政治部的紧急动员下,干部纷纷下到各团和所在地区,协助政府、驻军开展反内战宣传,组织“声讨会”、“支援会”。 《战旗报》迅速报道了滨海五千群众举行的愤怒声讨国民党反动派、沉痛追悼死难烈士大会和临汾政治处(团的代号)召开地方开明士绅、名流、教师座谈会的情况。明确提出要在斗争中求团结,同时进一步阐发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校直属各团纷纷致函首长“准备自己、应付事变”。在三四天的时间里,《战旗报》以战斗的姿态,连夜出版、发行,及时送到读者手中。 亲切教诲 1941年初春,李培南政委找我谈话。一见面他就说:“你们辛苦了!从抗大总校到晋察冀、晋东南,现在来到沂蒙山区,是一个‘小长征’啊!”李政委意味深长地说: “国民党把大学往大后方搬,而我们抗大到敌后办。在敌人的后方,战争的前线,为根据地、八路军培养军政骨干,要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做出贡献。这是多么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啊!组织上决定你到《战旗报》工作。”我本想要求到地方工作的,因为我是山东人,又是在山东参加革命的。但一经李政委亲切地谈话,我当即表态: “服从组织分配,努力做好编辑工作。”李政委叫通信员带我见了宣传科长安征夫。安科长向我介绍了刻印负责人金大力和专职编辑汤任庵、于冠西、王国信。安科长幽默地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现在你们有四位编辑了,一定能把《战旗报》办得更好,成为全校的精神食粮。” 《战旗报》的同志来自五湖四海,大家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一起来了。虽然是南腔北调,但团结无间。饭是让着吃,工作抢着干。那种日以继夜、艰苦奋斗的情景,至今难忘。记得,在大青山的战斗中,有一个身体弱的同志,急行军时,为了跟上部队,把老羊皮军大衣丢到了山沟里。大家饶有兴趣地说: “你为了顾全大局,丢掉了大衣,轻装前进,看你冷了怎么办?”宿营时,大家让他睡在中间温暖病弱的身子。 “五边”作风 <战旗报》在战争中诞生,在艰苦环境中成长。它用的每一张蜡纸、每一盒油墨、每一张白纸,都来之不易。有的是从摧毁敌人的据点中缴获来的,有的是通过“赤色”关系从敌占城市买来的。珍惜、节约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行军中、战斗中,除油墨、油印机、纸张外,蜡纸、钢板都由金大力背着。他常常笑哈哈地说:“我叫金大力,名符其实力气大,担重担义不容辞。”我们几个编辑,除背自己的背包、粮袋和手榴弹外,还背着书和够出一期的白纸。每到驻地,在小小的油灯下,以膝盖当桌子,背包当凳子,写新闻、通讯和文章,编大家送来的稿子,常常工作至深夜。时间久了,我们形成了边采访、边讨论、边编写、边刻印、边校对油印的“五边”战斗作风。无数的日日夜夜,成为不断提高《战旗报》质量的保证。从没有人叫苦、叫累,执着的追求着,把《战旗报》扎根在读者心里。团结法宝 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是团结的基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团结的法宝。安征夫关心群众、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则是《战旗报》团结的核心。安征夫带头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他虚心征求大家的意见,给我们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榜样。 安征夫善于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位编辑在《战旗报》上发表了一篇带讽刺性的小品文和漫画,引起了争论。安征夫仔细地看了报纸上刊登的一匹瘦马张着大嘴巴对着马夫说: “我瘦了,你肥了”的漫画,又仔细看了小品文。他冷静地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说:“这文章、漫画讽刺的是事实,目的是为了纠正饲养员以马饲料换酒喝的错误,有可取的一面;但作为一个宣传教育工作者,最好找饲养员谈谈心,规劝他改正错误。报纸要提倡正面教育。饲养员贫农出身,文化程度很低,倘若看了漫画,羞怒的发了脾气怎么办?万一发生意外又怎么办?我们处在战争环境,条件极为艰苦,批评更应该注意方式方法。”他的民主作风和团结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如何正确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法宝,很受教益。 半个世纪过去了, 《战旗报》已成为抗大一分校的宝贵历史遗产。 (根据鼎夫回忆整理)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鼎夫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