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海:男,1926年生,河北涉县人。1945年7月入伍。建德一洲冰箱厂离休干部,曾任寿昌中学党支部书记等职。千里跃进大别山 李振海 架人桥渡河 1947年春季攻势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把战争引向蒋管区”去的伟大号召,这是一个战略大转移,这个方针大大地减轻了解放区人民的负担,刘邓大军坚决响应这一伟大号召,在鲁西南战役结束后,经过少许休整,于7月份就开始了千里跃进。那时我在解放团(管俘虏兵的)任通讯班长,担负的是保护解放团政治主任荆乐天的任务。进军途中,有一天早晨,太阳升起大约一竹竿高的时候,路过某地,这里有一条无名小河,它的走向是西南朝东北的,河面不阔,只有几米宽光景,但是水流甚急,水色是浑的,阻挡了我们去路。 在河的对面20多米的地方,有一个土炮楼,机枪对着我们咯咯地狂叫,由于我军用机枪给予严密的封锁,它便没有目标地乱打,子弹从我们的头上飞过去了,后尾部队也给敌人接上了火,枪声大作;天上有数架飞机轮番扫射,狂轰烂炸,炸弹在地面上开花,摇起一个土柱,打得乌烟瘴气,天都变色了。解放团带着一百多人的俘虏兵,就趁乱而逃,所留无几。 师直工兵连的同志,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跳进水中,用门板、树桩以及他们自己的身体架起了一座人桥,大家就从这人桥上踩过。同志们都十分感动,齐声赞叹道:“好样的,工兵英雄们,到目的地再见!” 二 涉渡淮河 我军通过无名小河后继续前进,到达淮河的北岸又遇到一个大难题,这就是淮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到了河的北岸,天公已是下午时分了。天阴沉沉的,还下着零星小雨,淮河的上游,还不时地打着闪电,河水继续上涨,怎么办?首长着急,同志们担心,过渡没有船,敌人又追得很紧,我们后尾部队拼命地阻敌,枪声不断。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突然传来了好消息:刘司令员在木排上拿着竹杆探河床,在渡口东边30米处可以涉水过去。大家忽然高兴起来,于是就脱去衣服跳入水中开始渡河。水过马背,漫过人肩,勇敢的人民子弟兵闯过去了。 过了河,到达金鉴县,一面轻装,把重型武器分解为零,进行清野以防敌所用;另一方面烘烤被雨打湿的衣服。在这里就吃过一餐晚饭,未待天亮马上就向深山老林——大别山进发了。这真是: 大军南下霪雨连,淮水上游把路拦。伯承司令河床探,勇士涉水闯险关。 三 初入大别山 大早,我们登上大别山后,那里的老百姓对我们政策不了解,再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宣传,说什么共产党来了要共产共妻,一天要吃一个小孩,又说什么共产党来了也站不住脚,还是要走的等等,因此老百姓把所有的东西清野于山顶上去了。 我记得,有一天我们到了宿营地,天已快黑了,这里有个村庄大约三四十户人家,他们连人带物全飞了,只留下一座座拆不走的空洞洞的房子。就是门扇窗棂、桌椅板凳都拆走了,我们烧饭没有锅子怎么办?管理员非常着急,全村跑来跑去没有见到一个人,没有找到烧饭的东西。突然有人在喊:“我有办法了。”大家朝喊叫的声音看去,原来是炊事班长老马同志,他说:“这村边有许多木柴,把它集中起来,点两堆大火,我们自己有随身带来的米,村边的山脚下小溪里有水,用各自的茶缸、茶碗在火边烤饭吃,一次吃不饱,再烧一次,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于是大家围在火边一面烧饭,一边打着盹……,通信员小余突然兴奋地大声说道:“同志们,我们今天都是骑马干部,吃小灶啦。”这一下把大家都逗乐了。 时已深秋,天气逐渐转凉。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冬衣一时不能运来,我们就打土豪劣绅,以没收来的布匹衣物取暖,找不到裁缝,就自缝自穿,我也自做了一条白柳条裤子。这样的衣服可好看了,五颜六色,五花八门,什么怪样都有。侦察连同志穿着的是黑色衣服,通信连穿的是兰色的衣服,政治部宣传队员穿的衣服更可笑,男队穿着长袍马褂带着礼帽,女队员有着长袍的也有穿大襟的,到了大集合地点,有的同志给他们开玩笑,叫他们老板,老板娘,行军时更好看,花花绿绿,哪像队伍,全像一支秧歌队。 四 沙地夜行军 黄沙扑面眼难睁, 满脸尘土厚一层。天亮到达宿营地, 岁月虽苦人可亲。1948年刘邓大军从大别山下来,向湖北、老河口方向进军时,有这么一个夜晚,天大黑,风大作,黄沙扑面眼难睁,方向不清路难行,同志们紧跟向导不放松,马夫拉着马尾,一个沾一个,不然就要掉队,迷失方向走错路。 天亮到了宿营地,同志们全身上下都是厚厚的一层沙土,上牙下牙一合就咯吱咯吱地作响,这一夜行军确实很艰苦,比平常要吃力好几倍。但是同志们充满着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不但不叫苦不喊怨,而且趣话连篇,有的同志说我们都是老包下陈洲,为民办好事,有的说老包是黑脸,我们是黄脸,有的说管他什么脸,反正都是一个样。 村子里的老大爷、老大娘见我们一进村,他们就忙着给我们烧水,让我们洗脸洗脚,有的还帮我们拍打身上的灰土,他们听见我们的说笑,也笑起来了。他们像接待久未见面、远道而归的亲人一样,非常热情,而我们也觉得像回到自己的爸妈的身边,感到十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