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炸开临沂城 徐国栋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而 蒋介石于八月十一日,即迫不及待地下达命令要日伪军 “切实负责维持地方”,抵抗人民军队受降。这一年夏季。 我山东解放区八路军发动向抵抗受降的日伪军展开全面 进攻。为了坚决消灭拒绝向我军投降的日伪军,打开滨 海、鲁中南、苏北等解放区的通道,扩大与巩固山东解放 区。山东军区组织滨海、鲁中南等军区各一部兵力发起了 临沂战役。战役前线指挥部总指挥是原滨海军区司令员 陈士榘将军。山东军区工兵连、特务连奉命紧急开赴前 线。工兵连从莒南县小店镇出发,当天急行军一百多华 里。骄阳似火,汗流浃背,湿透了军衣。在途中,特务连三 个年轻的战士中暑昏倒了。经人工呼吸而抢救无效,倒下 在公路旁。这队伍依然一个劲地往前飞奔赶路。到达临 沂城东的沂河大桥时,正遇上洪水泛滥,水淹桥面,也顾 不得风险,便涉水过桥。傍晚时分,抵达城南关。临沂县 是山东省鲁中南地区的军事重镇。曾是台儿庄大战的战 场,兵家必争之地。是政治、经济、交通的中心,山东的南 大门。这时,八路军主力第一师罗华生等四团部队,鲁中南军区陈宏的十一团等地方部队总计八干余兵力,已重 重包围临沂城。日伪县长徐兰生与王洪九部伪军,一部分 日军聚集一起共计四千余人,龟缩在这苍老的古城里。凭 籍城墙、城楼防御。城墙是用大青砖砌筑,有三丈多高,城 四角与双重城门上都高耸城楼。城墙上可通行一辆大卡 车。城西北角外有一丈多宽的护城河。守敌困守顽抗,拒 绝投降。我围攻部队没有大炮。曾集中迫击炮,轰击这高 大坚厚易守难攻的古城垣。想要轰开一个突破口,但徒劳 无效。因此,前线指挥部决定调工兵来改用坑道爆破。工 兵连刚到南关,副营长余海波便赶到城南关天主教堂 一一前线指挥部驻地。受领任务:在城南关居民地开挖坑 道,炸开南关城墙作为破突口。当晚,我与政治指导员成 明即带领二排进入护城河的南岸一户居民的破烂老屋 中,挂起马灯,开掘垂直坑道,然后水平掘进。但下挖两公 尺多深,便不断冒水。淹水五十多公分。挖掘的战士都泡 在水里,使用洗脸盆,水桶排水,一边排水,一边深挖。直 到黎明前,水无法排除,不能再下挖。估计护城河的水淌 过来了,被迫停工。副营长把这情况面告指挥部总指挥陈 士榘。陈将军当即摊开作战地图。依据战役部署与实地 勘察的地形,选定在古城的西北角一带高地,开挖坑道, 爆炸西北角的城墙、城楼为突破口。翌日清早,我连转移 到城西北角驻扎。这次攻打临沂是工兵连从抗战以来头 一次接受坑道爆破的任务。在“抗大”第五期,工兵队学过 坑道学,分配到这个连的三人,已牺牲两人,只留下我,老 红军干部战士仅几个人有挖坑道爆炸的实战经验。我与指导员即带领连排干部前往城西北角一带勘察地形。这 里城外四周已构筑围攻的阵地工事。我们驻足堑壕里。抬 眼一望:从前沿向西北角城楼延伸有一百二十多公尺的 一带高地;地面平坦,土质坚实,堑壕隐蔽。只有这里没有 护城河的障碍,便商定从这里开挖坑道。刘成俊的一排担 负从战壕的前壁开挖坑道的开口部。率先进行测量,那时 候,没有经纬仪、水平仪,只得采用目测(三角测量)与指 北针测定从开口部坑道口到城楼的距离,方向与坑道的 中心线。确定要挖掘一条长度一百二十多公尺,高度一公 尺四十公分,宽度一公尺二十公分的坑道。使用木工的水 平尺掌握确定前挖高低的水平面。紧接着王永升的二排 替换一排从坑道口掘进,吉玉贵的三排接替二排掘进。三 个排各编组三个掘进班。各班作业八小时,昼夜轮流掘 进。要求日夜平均掘进四公尺。开展作业班之间的突击 竞赛。构成严实周密的力量。依据战斗紧张的实际情况, 采取一边掘进,一边设计,一边设施。坑道里的照明缺乏, 没有发电机、电灯,就使用黑瓷碗盛上豆油,侵入棉花蕊 子点灯。没有通风机,就开挖通风洞,从坑道的左壁上方, 向地面上斜挖约三公尺长,下大上小的喇叭形通风洞,一 人可爬出地面上。在天亮前,用草坯掩盖伪装通风洞,预 防白天阳光照射而空气蒸发暴露目标,致使坑道遭敌人 破坏。预防坍方,是采纳当时从小官庄煤窑补充的十多名 新战士(煤矿工人)的建议;采用挖煤矿通道的支撑木框 架与配置方法。这是坑道学上没有记载,而在实际应用上 的创举。为了制作木框架与配置框架,挑选会做木工的战士组建木工班。照明、通风、被覆等设计、设施都是发挥战 士的智慧力量。群策群力,战胜困难。坑道里的运土,是 编组二百五十多人的民工队为两班制。每班作业十二小 时,昼夜流水运土。相距一公尺,蹲一名民工。使用大箩 筐装土接力传送到坑道口的阵地后沿,分散隐蔽。这是一 条地下的长距离、平面的大坑道,是一项特殊的军事工程 的精心设计,缜密施工的战斗坑道。日日夜夜交替掘进。 从浅到深,战士、民工从几十个人增加到一百三十多人, 油灯从几盏增添到一百二十多盏。日以继夜,油灯熊熊燃 烧,灯火通明,人潮汹涌,摩肩接踵,好象一条飞腾的火龙 向前挺进!在这狭长的坑道里火光熠熠,闪烁着一带黛红 色壮丽的光芒。烟云茫茫,萦绕着这叩似梦似幻的“仙人 洞”,似乎置身于“地下帝王宫殿”的甬道中,这一幕英勇 紧张的坑道战演出舞台的“领衔演员”是工兵掘进班。个 个战士斗志昂扬,奋不颐身。双手紧紧地握着大镐、大锹, 使上浑身的力气,一镐一镐地挖土。一锹一锹地铲土。手 掌摩出水泡,甚至破裂直冒鲜血,即包扎好纱布,忍受伤 痛,依然坚持挖土、铲土。油灯熊熊燃烧,火烟迷漫,空气 稀薄污浊。人们的面部鼻孔熏得乌黑,气温闷热,气喘呼 呼,汗流浃背。人们只得穿一条裤衩,赤膊上阵。有些战 士,由于喘不过气来,昏倒了,唤醒来,继续再挖再铲。由 于劳累不堪,一边掘土,一边打盹。叫醒来,继续干。战士 们是完全依靠坚韧的意志与耐劳的体力,抑制劳累,摩 伤、气喘、疲惫不堪的侵扰。这一幕坑道战演出舞台的“演 出配角”是鲁中南地区“支前”的民工队。个个民工意气奋发,含辛茹苦。蹲在坑里一个紧接一个排成长龙,双手把 满装重甸甸坚土的大箩筐,一筐紧接一筐接力传送到坑 道口分散隐蔽。同样要承受劳累、摩伤、喘息、过度疲乏的 煎熬。还要忍受自备干粮不足窘困。八路军虽然没有大 炮轰开城楼。却有“战胜八十一难的机智与无畏的勇士” 齐天大圣,具有“入地有门”的本领。坑道掘进到五十多公 尺处时,夜间掘进班猛然听到坑道前方有挖掘声。当时, 我在坑道里值班估计守敌可能破坏坑道,即令战士拿好 枪,又调来一挺轻机枪,做好战斗准备,预防意外遭遇。我 又细致地察听,原来这挖掘声来自坑道的右侧。可能是友 邻地方部队挖的实习坑道。立即去友邻坑道探察,得知它 掘进坑道的走向未掌握好,将向我坑道靠拢。幸好避免了 一场自家火拼。坑道挖到九十多公尺处时,正值夜黑深 沉,秋雨淅淅,是二排长王永升在坑道里值班。他从坑道 里出来在堑壕里解手时,抬眼一望,刹那间看到一群黑影 子在暮色沉沉细雨朦胧中蠕动,从阵地左侧迂回到坑道 的堑壕的后沿,枪上刺刀,悄悄地簇拥上来,妄图攻击坑 道口。他察觉情况紧急,当看到头一个敌人闪亮着清天白 日的帽徽,刚刚到堑壕边,就一下把他按倒在地,夺过枪 来一刺刀结果了他的性命。立即抓起大箩筐装满的手榴 弹一个劲地连续投掷几十个手榴弹。猛烈的爆炸声震撼 夜空,硝烟弥漫。敌人弄不清我方有多大兵力,没有打一 枪,怆惶地窜逃了。二排长的果断英勇独胆反击,保卫了 坑道的安然无恙,保护了坑道里一百多人的生命。立下了 显赫的战功。而敌人始终没有察明我坑道的位置。尔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