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级同志简介:

张 级 张级,男,原名张作连,字士一,江苏省赣榆县第五 区大朱洲村人;生于1912年10月,毕业于赣榆师范学 校。 抗战时期,目睹日军暴行,激发了张级同志的爱国、 爱家乡之心和报国之志,誓死不能当亡国奴。他秘密发 动群众,组织有爱国思想的青年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同 时积极与八路军驻莒县办事处白炎波主任取得联系。 当年冬季,张级已发动爱国进步青年四十多人,有各种 枪十多支,遂於一九三九年初春带领这些青年,携带枪 支奔赴山东省莒南八路军山东纵队九支队二大队,组成 第一中队,张级同志被任命为中队长。一九四O年张级 调任莒县独立团六连连长,参加了驱逐莒县伪县长的斗 争。一九四一年张级被调往抗日军政大学山东一分校 学习。学习毕业后,正赶上一一五师解放赣榆县城,为 加强根据地的建设,组织决定调张级同志到赣榆县第五 区任区长。一九四二年,张级同志调往县抗日民主政府 粮秣科任科长。筹集粮食,保证部队粮食供应。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张级被派往滨海行 署,负责公路交通建设,成立了临涛公路局,任局长。内 战爆发,张级被调到华东野战军后勤部第三兵站任副站 长,负责管理军用物资的运输。解放后,滨海、鲁南、鲁 中三个行署合并为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公署,下设公路 局,张级被任命为副局长,当时主要是抢修公路,配合野 战军解放连云港和徐州。 新中国成立后,张级被调往青岛工作。先后担任山 东省合作总社青岛货栈主任,青岛市粮食局副局长,青 岛市欠债推销委员会副主任,一九五五年就任交通局长 兼党组书记。 一九五九年反右倾斗争期间,张级同志遭受了错误 批判,一九六二年平反后,任山东省交通厅青岛运输公 司经理。文化大革命中,张级同志再度受到冲击,一九 七八年纠正,被安排为交通局顾问。 张级是青岛市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在任顾问期间 一心为当地百姓造福,成功地在大沽河上修建一座斜拉 大桥,受到省内外专家好评。 我是赣榆县吴山南边的大朱周村人。1939年4、5月间,我带着三四十人和一部 分枪从赣榆来莒南。当时莒南还没有武装,据说原来有点武装被编到别的地方去了。 我带的这一部分人,三分之二以上的家是赣榆,多数是学生和进步农民,成分很好, 又有几十条枪,战斗力很强。这部分枪多数是从当地地主那里募捐来的,特别是原 赣榆五区国民党的区长张树仁帮了大忙,给筹集了不少枪。 来到莒南不久,按照上级的指示,我们被编为二大队一中队,从莒南一带又扩 了一些人,编为二大队二中队。我任一中队队长,指导员姓孙,家是十字路的,不 久就由刘健担任。二中队队长孙灵府,大队长是张子亮,副大队长是熊化民。我和 孙灵府当时都还不是党员,我是1940年10月离开这个部队的。10月间就到抗大学 习,学习回来以后就被分到赣榆,当时六连的指导员还是刘健。 那时候的部队和现在大不相同,武器是就地解决,主要收集一些地方的武器。张 树仁名义上是国民党的区长,暗地里支持我们,他现在在长春农大当副校长。这些枪 虽然不怎么好,但在当时就算好的,比大刀片、红缨枪好多了。二中队的武器和人员 不如我们一中队,我们一中队就是二大队和后来二营的主力。 1940年麦收以后,我们在相邸南边的三界首、莲子坡一带和许黑子的部队打了 一仗。我们集中在西边,当时南边没有部队,属于江苏地界,我们考虑他不会向南 边跑,结果一打,他们就向南跑,跑到江苏,没有停下,接着向东沿壮岗一带上了 北山。 赤石沟、王家庄子战斗,我们中队也参加了,这个战斗主要是五十七军打的, 我们在北边的小山上打。时间大约是1939年年底,天很冷。当时我们住虎园,仗是(时 间:1983年 地点:张级家中 采访人:董珠书 甄梓海 ·访问老干部辑录访问张级同志记录摘要 一县大队的初建·)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张级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