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章同志简介:

·出夫支前上前线· 莒南担架团艰苦服务淮海前线 爱护伤员严守群纪 莒南担架团由涝坡、桑庄、岭泉、汀水、洙边五个区的民工组成,于9月16日 济南战役开始时,到前线服务两个月。由于干部及时对民工进行深入教育和干部、 党员模范行动的推动,虽经一些波折,民工们的情绪始终饱满昂扬。前线服务虽已 期满,但在高度的支前热情鼓舞下,仍坚持服务,不肯回家,继续要求任务。淮海 战役开始后,全团随军急进,过陇海、出山东,在连续行军随军转运中,无怨言, 没有开小差掉队的,他们抱着坚定的决心:“部队打到哪里,咱就跟到哪里”。因体弱 掉队四天的朱立仿、李德共仍追寻回到该团;三排二班腿有病的副班长朱正章,坚持 拄棍连续三天行程二百四十里;徐未一则赤脚抬伤员。在整个服务期间,全团无减员。 对待伤员,他们照顾得很周到,买烟、买糖、烧菜、喂饭、盖衣服、接屎尿、 问病情等,想尽办法减少伤员的痛苦。例如:过河时他们先下水测量深度,然后扶稳 担架过河。五营接受转运伤员任务后,因医院被子不够,民工便将自己的被子、棉 衣给伤员们盖上,一营一连三排杜立杰曾亲自用嘴帮受伤的同志喝水。当他们把伤 员抬到医院时,回头再捎粮食上前方。五营一次转运,回头时带了四千二百斤粮食。 各营在转运中运用路上报功、路上记功,用口令的方式进行传达,及时表扬模范。 该团在执行任务路经新区时,他们还特别注意群众纪律;到新的宿营地,群众临时 倒不出房子,就在外面睡,等到天亮和当地群众一面劳动,一面谈老区的建设情况, 使关系很快亲密起来。他们还注意节约,仅三连节约菜金二十多万元,粮食五百斤, 四连编织了三百五十双草鞋,解决了缺鞋的困难。朱正章获得了“钢铁担架员”的 光荣称号。 据《大众日报》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五日、十三日报道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朱正章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