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邦江苏省铜山县人。一九一七年生。一九三七年参加革命。一九三八年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三月奉命到河南省确山县竹沟,任新四军竹沟留守处政治教员,后任指导员、营政委,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十四团政治处主任。一九四O年任八团政治委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四师宿东游击支队政治委员。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三日于安徽省灵璧县倪圩予战斗中牺牲。周启邦(1917~1942.4.23) 出生于铜山县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思想进步,追求真理。他 的表姐和表姐夫均为共产党员,是他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老师。周启邦于民国27年(1938 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初奉命到河南确山竹沟工作。在竹沟工作期间,他先后收容 3支地方武装,参加抗日军队。10月随新四军彭雪枫支队东征。民国29年,周启邦任新四 军四师五旅三十二团政治委员。次年3月反顽斗争时期,周启邦以病弱之躯驰聘于宿南、浍 北、淝河流域之间,大小战斗无不亲自指挥。5月,师主力东移,宿东游击区成为苏皖边区 的门户,周围敌伪据点林立,斗争极为艰苦复杂。在地方和军队党委领导下,周启邦团结 同志,带领部队支撑了宿东危局,并配合九旅多次取得较大的胜利。民国31年3月初,为 策应九旅部队开展灵北工作,周启邦率一部深入宿东股北区,数次战役均完成任务。4月23 日晨,部队开至大山附近之倪圩子大王庄一线,不料部署未定即遭日伪军三路围攻,’被迫 撤退。周启邦亲率部队掩护,且战且退,身受重伤而壮烈牺牲。 周启邦一向老成持重,埋头苦干,党性强,涵养深,党十分器重信任他。他牺牲后\\\'四师全体同志非常悲痛,彭雪枫师长亲写悼词:“大山水在,沱水长流,启邦同志精神永远不 死!”1985年国防部长张爱萍亲自为周启邦烈士写下纪念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