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与广大妇女群众建立了血肉壮!联 的鱼水关系。 1941:年春,刚到任的妇救会长陈少竹住进了一贫如洗的 河荣庄村孙芝兰家,一边给孙芝兰的母亲烧火做饭干农活, 一边为其讲解党的抗日救国政策。她与孙家同吃同住同劳动, 对孙家关怀备至。孙家从我们党的干部身上看到了光明,看 到了希望,认定共产党是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是她们 闹翻身求解放的最可信赖的领路人,所以一个心眼跟党走, 衷心拥护党,保卫党。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胶县县委书记李 奎生、矫枫和许多党的工作干部都曾在她家里住过,由于她 家生活非常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孙芝兰的母亲就去 讨饭给同志们吃。把讨来的玉米饼子留给党的干部,自己l{乞 瓜干野菜。晚上,为同志们站岗放哨,保卫干部们的安全, 成为胶州东乡有名的“攫垒户“: 1 941年秋,随着形势的恶化, 日伪军经常下乡“清 剿”、 “扫荡”,姜黎川部也常来骚扰,日伪顽互相勾结, 土匪横行,民不聊生。为开辟胶莱和联屯两个区的工作,陈 少竹等按照县委的指示,来到后屯村。由于敌人的反共宣 传,什么“共产党红限绿鼻子,共产共妻,跟魔鬼差不多” 等等,所以初到时群众不敢接近她们。为了打破敌人无耻 滥言,组织群众起来抗日,她们开始访贫问苦。首先访问可 靠的佃户。为了使群众了解自己,陈少竹扮成一个农村小媳 妇,头上梳着假发,身上穿着花衣服,脚上穿着农村流行n 绣花鞋,住在佃户家Hj,一边劳动,一边寅传抗日救国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