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广义,男,1923年10月生,中专毕 业,中共党员,登州镇石岛村人。 1938年参加革命,历任烟台市工委委 员、副书记,烟台市工会主席,青岛市工 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委员,烟台合成革厂 副指挥,党委书记。1984年离休。1944年春,为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胶东区党委决定建立中共烟台特区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烟台工委)。从1944年4月工委建立到1945年8月烟台解放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工委领导烟台抗日军民同敌人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烟台是一个港口城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8年日军占领烟台后,即把它作为侵占胶东各地的重要军事基地,并加紧了对烟台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控制。致使党的地下活动受到了很大阻力,特别是1941年春地下市委被迫撤离后,市内党的活动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这个时期,烟台市内党的工作是由胶东区党委、东海地委和北海地委等有关部门分头进行的。此外,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和北海军分区,为了搜集情报,购买军需物资和开展敌军工作等,也在烟台敌军中建立了一些地下工作关系。 1944年4月,胶东区党委根据中共山东分局1943年7月1 日关于开展大城市工作的指示,为加强党对烟台地下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中共烟台特区工作委员会,林一夫任书记,委员有宫亭、梁斌和辛广义。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将福山县三区、五区和牟平县十二区划归工委领导,工委机关常驻绍瑞口、陌堂、祥山一带。同时,在烟台工委领导下,设立了胶东行署驻烟台行政联合办事处(负责政府方面工作),宫亭任办事处主任;成立了烟台大队,梁斌任大队长,李启明任副大队长、工委书记兼政委,孙亮平任副政委;我分管市内工人和青年学生中的党群工作。另外,公安工作由展堂负责,刘文盛负责统战工作。1945年1月,为进一步加强烟台工委的领导,胶东区党委派原北海地委副书记滕景禄任工委书记,林一夫改任行政联合 n洲c SEⅡ办事处主任,宫亭任副主任。工委委员有滕景禄、林一夫、富亭、孙亮平和我5人。为了集中力量领导市内工作,又将原牟平、福山的3个区分别划回牟、福两县。这期间,工委为了集中力量更有利地开展地下党的工作,采取了隐蔽形势,对外称“牟福经济调查所”,并设立了多处秘密联络站,通过联络站与市内地下党组织发生联系,而烟台办事处和烟台大队则公开活动。 执行中央和山东分局有关城市工作的指示,加强烟台市内地下工作的领导,仅仅依靠市内原有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迅速壮大力量,以派遣打人为主,发展培养一支有战斗能力和有地下工作经验的骨干队伍。 1941年中共烟台地下市委撤出烟台后,市内党的工作由胶 东区党委有关部门采取了多头往市内派遣骨干力量的做法。如胶东总工会派党员刘凤至来烟(后来领导关系转到区党委城工部),先后在工人中秘密发展了一批党员,有刘凤桐、刘风竹、滕维芳、马宽祥、毛桂荣等人,并建立了地下党支部。1943年,胶东区党委统战部派党员牟德海来烟,在敌伪军上层开展统战工作,争取了伪新民会部长助理牟焕伦,并把张裕公司经理的妻子李德贞、女儿张世禄争取到我们队伍中来。同年春,胶东区党委组织部又派共产党员马金波(女)来烟,以上学为掩护开展党的活动,发展了10多名党员,建立了地下党支部。由胶东区党委派的原东海专署武装科长姜文阁及烟台工商界有联系的隋贯一、刘维臣3人进烟,以经商为掩护,在工商界和敌伪组织上层开展工作,并为我根据地搞出了一批军需物资和军事、经济情报。1945年初,胶东区党委选派在主力部队任教导员的张松泉打人市内,从事地下工作(张在解放烟台时负责武装起义的军事方面工作,后返回部队,1947年在掖县粉子山同国民党军作战中牺牲)。 除以上这些骨干力量在市内活动外,工委还在牟福边区挑选了一批党员、干部,利用各种机会、派人市内,以公开职业作掩护,在社会各阶层开展地下工作。如:1944年春,工委派遣党员曹占一进烟,以在义昶工厂做工为掩护,先后在敌修械所和发电厂发展了孙吉贵、周崇仁、倪守量、马昌富、吕焕章等人人党。这些同志在解放烟台举行武装起义和护厂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年,工委派旺远村党员姜仁发来烟,以机械厂工人为掩护,在工人和失业工人中发展了10余名党员。还派市郊珠玑村地下党支部书记陈蓉厚和党员李厚珍、陈建英、 乔建生等,到烟台第二女子中学,以上学为掩护,在学生中开展工作。派原福山青救会干部陈超进人烟台,以“寿英画社”为掩护,开办绘画学习班,团结、教育了几十名青年学生和店员,并介绍10多人到根据地参加了工作。1945年3月,工委派苏德滋打人烟台伪警察局,在敌人内部从事秘密活动,开展瓦解敌军,搜集情报等工作。 为了发展党员和积极分子队伍,提高他们对共产党的认识,增进其对抗日根据地的了解,工委通过地下党员联系,先后组织了市内十几名进步青年学生、工人和店员,到抗日根据地参观、学习和训练。这些人对敌伪统治不满,有强烈的抗日热情和愿望,但因长期生活在敌占区,对抗日形势、前途、共产党 HOWG SE、的政策和根据地的具体情况缺乏了解。他们到根据地后,看到八路军主力部队不断发展壮大、军民亲如一家,妇女做军衣、军鞋支援前线,民兵配合部队对敌开展攻势,不断打击敌人;特别是看到根据地的人民丰衣足食,社会秩序良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与敌占区相比,深感“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所见所闻,使他们深受鼓舞和教育。有的要求留在根据地参加工作;有的经过学习后被发展为党员,并派回烟台做地下工作。工委还采取不同的形式,分期分批地抽调党员进行训练,不断提高其政治觉悟,明确形势、任务,学习斗争策略和斗争方式,丰富地下工作经验,同时还挑选了10多名青年党员和积极分子,到胶东区党委举办的青运、民运等训练班学习。1944年冬季,工委还组织了一批党员专门进行武器使用和军事常识的训练,为武装起义作了进一步准备。 行政联合办事处还以政府名义,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 里应外合解放烟台171 地向市内各阶层人民及敌伪人员,宣传国际国内反法西斯战争和胶东抗日战争的胜利形势,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各项政策,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斗争;并积极对市内各阶层人民开展工作,使之与我们建立联系,广泛地开展对敌斗争。如利用市内群众下乡赶集、走亲戚和做小买卖的机会,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和抗日形势;并针对部分失业工人和贫困市民遭受敌伪残酷压榨和统治,缺衣少吃的情况,发放救济粮食,接济他们的生活,从而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团结教育群众。不少群众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共产党才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表示要跟共产党走。其中不少人积极为我们送情报、买物资,有的被发展为党员,有的成为我们的地下工作关系。有些敌伪人员在我党政策的感召下,认清了形势,也主动出城同我政府联系,寻找出路。 在军事斗争中,工委通过烟台大队在市郊周围的活动,配合友邻部队打击消灭敌人。当时,除市内有日伪军盘踞外,市郊有陈昱、孙振先、王子善、苗占魁、匡汝洲等国民党反动地方武装在活动。他们各霸一方,到处抢劫勒索,欺诈百姓,还经常冒充八路军,化装成便衣进行骚扰破坏。对群众和我地下工作人员进出烟台威胁很大。对此,我烟台大队配合友邻部队,多次打击这些敌人,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我地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扩大了八路军在烟台的影响。 从工委建立到1945年8月烟台解放这段时间里,市内地下党的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工委领导下的党员有70余人,积极分子1000余人,并培养了一批有地下工作经验、能独立作战的骨干力量,他们在社会各阶层和敌伪内部,通过各种渠道、多 种方式,对烟台敌伪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我们组织武装起义,里应外合解放烟台,接管和建设烟台,作了重要的准备。 1945年8月11日,山东军区发出进攻城市的命令,命令胶东八路军部队进攻胶东铁路沿线,对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坚决予以消灭,收复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8月中旬,进攻烟台的八路军部队,在扫清敌外围据点后,占领了南山、东山等高地,对烟台之敌实行了包围。 为了统一指挥解放烟台的军事行动,胶东区党委指示成立 I-lONC SEJr了解放烟台行动委员会,由东海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梁辑卿任主任,烟台工委书记滕景禄为副主任;同时指示工委领导同志要打人市内领导武装起义,以配合我军解放烟台。工委接到指示后,立即与负责解放烟台的我前线指挥部在烟台南山会合,了解我军战斗的进展情况,并就市内举行武装起义等问题,做出决定。 1、根据区党委指示,工委领导成员除滕景禄参加行动委员会指挥解放烟台的统一行动,孙亮平带领烟台大队执行军事任务外,工委其他成员林一夫、宫亭、辛广义等,均打人市内领导武装起义。 2、起义队伍的主要任务是:给进攻部队送情报、作向导,在敌人背后打击牵制敌人;开展护厂斗争,避免敌人的破坏,特别要保护好市内重要的公共设施,如发电厂、电信局、港口和重要物资等。同时对发电厂的地下党组织提出了“以光明迎 接胜利”的战斗任务,保证发电、送电正常进行。 3、把握好起义时机。当时,烟台敌伪军几千人已被我军压缩在市区范围内,市内敌我力量对比是敌强我弱。因此,掌握好武装起义的时机非常重要。过早易被敌人破坏,过晚则会失去起义应有的作用。因而,决定在主力部队向敌人发起总攻时,市内举行起义。起义的口号是“迎接胜利”,起义人员以左臂扎白毛巾为联络记号,起义信号是在烟台南山最高峰燃起的三堆大火。 工委立即按照分工领导的原则,分别通过地下联络站和各种方法,向市内党的领导骨干传达布置起义计划,同时迅速做好打人市内的各项准备工作。这时两军对峙,通往市内的各条通道已被敌人严密封锁,工委进入市内领导起义的人员,便采取了秘密潜入的办法。8月22日晚,我带领从工委机关警卫队挑选的有作战经验的5名党员干部战士,每人带了两支枪,通过前沿部队打开的缺口,经过上夼、毓璜顶潜入市内,隐蔽在大海阳一户独门独院的地下党员家中。进入市区后,我立即与张松泉取得了联系(当时他住在小海阳附近的亲戚家)。据当时我所掌握的情况得知,烟台敌伪军于22日已准备从海上逃跑。这时,市区周围除有部分伪军顽抗外,大部分敌人都挤在码头上准备上船,日舰也从海上向我阵地开炮,掩护其残部从海上逃跑,而市内则很空虚,一片混乱。 23日,地下党员张世禄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南山,向我军指挥部报告了敌人已准备从海上逃跑的重要情报,前线指挥部当即决定24日清晨对烟台守敌发起总攻。 为了防止敌人逃跑前搞破坏,保护好重要的公共设施,潜 人市内领导起义的人员,迅速与市内参加武装起义的队伍会合,并尽快抢占市内制高点,做好了里应外合的准备。23日黄昏,我们首先集中了40多名工人武装起义队员包围了伪法院(这里的地形对我们很有利,背靠南山,可进可退),接着向法院内抛出三束手榴弹, “轰”、 “轰”几声巨响,敌军守卫还未弄清是怎么回事,起义队伍已迅速冲进院内,敌人似惊弓之鸟,慌忙打了几枪,便从后门仓皇逃窜,我们占领了伪法院大楼,并在楼顶升起了一面红旗。起义的工人同志虽是初次参加战斗,但翻墙越沟,冲锋陷阵,表现得很勇敢,有的人没有枪支,只带一颗手榴弹就参加了战斗。听说烟台就要解放了,工人们更是欣喜若狂,个个摩拳擦掌,要求继续扩大战果,打击敌人。 HONG SE剐 当晚10时许,我们同电厂地下党组织会合了。敌人在这里驻有一个排的伪军,早在几天前就把大量炸药搬到车间,准备逃跑时炸掉发电厂。我地下党组织领导工人同敌人针锋相对,以“危及工人安全”为由拒不上班,敌人不得已,将炸药移到车间外。23日黄昏,敌人企图炸掉厂房后逃跑。在这紧要关头,我地下党员吕焕章,果断地将导火线切断,敌人破坏阴谋未能得逞,便仓皇逃窜了。此时,我地下党组织已将工人们组织起来,每个人左臂扎着白毛巾,手持步枪、手榴弹,有的以棍棒为武器,在厂内外巡逻。当我们来到主控制室时,操作台上的工人王学田高兴而自豪地说:现在各条线路同时向全市送电,我们胜利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以光明迎接胜利”的任务! 当晚12时左右,我们布置好电厂保卫工作后,去市区西汽车站搜索的同志回来报告说,汽车站敌人一片混乱,并趁敌人 混乱之机,缴了3匹鞍具齐全的战马。于是,我们除留下一部分人员和电厂工人共同护厂外,其余人员又占领了瑞丰面粉公司。我们继续向市内正阳街敌修械所搜索前进,当行进到北大街中段时,同一小股敌人相遇,我们立即进行还击,敌人慌忙打了几枪后,便向北逃窜了。24日凌晨,起义队伍来到正阳街敌修械所。这时,修械所已被刘凤至领导的工人武装占领,他们以拖延修理的办法,把敌人的2挺机枪、4个掷弹筒和20多支步枪搞到手,还准备了一批手榴弹和地雷。敌修械所地处市中心(现芝罘区政府东侧),同伪市政府和警察局仅一墙之隔,对面又是伪道尹公署,占领这里牵制打击敌人,支援部队进攻,都十分有利。 24日晨,我主力部队发起总攻,在消灭顽抗之敌以后,迅速冲进市内,由南向北往码头和北海岸追歼逃窜之敌。我市内工人起义队伍1000多人,也从四面八方冲上街头,积极配合部队搜索和逮捕敌散兵及潜藏的汉奸特务。长期隐蔽在敌宪兵队中作翻译的辛生,趁敌人上船逃跑混乱之机,将宪兵队长的2支手枪和200多发子弹带出,找到起义队伍,一起投入了战斗。24日下午,我们组织了码头工人、海员,驾驶汽船和大舢板,配合部队,分海、陆两路包抄芝罘岛,搜捕敌人散兵。 在这次解放烟台的战斗中,工人起义武装配合部队打击敌人,缴获机枪2挺、掷弹筒4个、长短枪100多支及大量的弹药和物资,俘伪军和敌特人员65名。解放烟台后的当日晚,在这支有1300多名工人起义武装的基础上,组成烟台工人武装纠察大队,担负起协助部队维持社会秩序,守护重要公共设施和物资仓库,搜捕敌人散兵和汉奸、特务等任务。工人纠察 大队的人员,不论是在后来的对敌斗争,维护社会治安,还是在恢复发展生产和建设城市的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烟台解放后不久,中共烟台特区工作委员会改为中共烟台市委员会,并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在党的领导下,烟台人民揭开了重建家园、恢复发展生产和支援前线的新的一页。 (刘建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