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兆福同志简介:

侯兆 福(1901-1967)侯兆福,高密市成家乡大侯家村人。1901年出生。1947年7 月20日在本村秘密入党,开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7年高密解放后,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参加淮海战役支前工作。在支前工作中,由于工作突出被华东支前委员会评为二等功臣,获功劳证和•74• 奖状。1950年任平南县亭口区唐家乡副乡长。1954年回村任初级社社长。1955年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958年任姜庄人民公社唐家耕作区敬老院院长。1961年回村务农,1967年夏天去世,时年66岁。 侯兆福同志出身贫困,在本村读过三年私塾后即回家务农。1947年,他踊跃参加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当年7月份,即开赴前线。他从村里走时,推着自家的木轮小推车,到了前线后,整整3个月,他没回一次家,直至淮海战役全面胜利,他才回到家里。当时村里参加支前的共8人,他是坚持到最后的2人中的一个。因老人保密观念很强,对支前的事守口如瓶,只知道他运过军粮,抬过担架,在解放碾庄的战役中,还帮前方战士收缴过敌人投降留下的枪支。侯兆福同志不但是支前模范,而且是劳动模范。1950年,国家开始号召植棉。当时由于当地群众从未植过棉,大多数群众不接受,不愿植。侯兆福却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勇当植棉带头人。1951年他从亭口农场买来棉种,带领全家精心种植了3亩棉花。成为当时方圆几十里内的第一个植棉户。为了植好棉,他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严格按技术规程种植,并变卖了家具,打了全区第一眼机井,购置了水车,加大了投入,千方百计种好棉,植好棉,决心为当地群众植棉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国家的号召,为国家分忧锯难。经过他的艰苦努力,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使棉花取得了空前的大丰收。据侯兆福的大儿媳妇回忆说:当时亩产多少我记不清了,光想着棉花长得有2米多高,每株棉花结50多个棉桃。3个花桃就摘一大把棉花,一上午摘得拿不动。不但全村人来看,连县上的人也一帮接一帮地来参观、采访和照像。摘下的棉花除了留下花种,全部卖了爱国棉。侯兆福植棉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全村群众植棉的积极性,第二年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棉花。因为侯兆福带头响应国家号召,带头种植棉花 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侯兆福被平度县评为县级劳动模范(编者注:当时该村隶属平度县)。1952年,侯兆福响应国家号召又搞科技种植小麦,当时种了3亩,采取宽幅播种的方式,当年亩产小麦998斤。大侯家村老党支部书记侯文岭回忆说:当时亩产千斤小麦,群众确实连想也不敢想,而侯兆福却硬是搞出来了,并且没有半点虚假。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侯兆福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