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洪 岗(1905-1987)刘洪岗,1905年10月出生,高密市仁和镇东辛庄人。初中文 化程度。刘洪岗从16岁时就开始学种棉花,认真钻研植棉技术。1950年,他种植的16亩棉花取得了亩产205斤籽棉的好收成,创造了当时全省棉花单产的最高记录。1951年,他出席了山东省劳动模范会议,并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工农兵劳动模范”称号。1952年,他带领群众办起了互助组,并带领全组群众大力发展棉花生产。他种的34亩棉花平均亩产籽棉243斤,其中两亩丰产田亩产籽棉602.5斤,再创全省棉花单产丰产记录。同年,他再次参加全省劳动模范会议,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丰产模范”奖章。1955年被选为华东地区劳动模范,并出席了华东地区在上海召开的农业增产模范代表会议,荣获华东地区“农业增产模范”光荣称号,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1956年,山东省科学研究所到刘洪岗所在的东辛庄村总结了刘洪岗的植棉经验,并编印成小册子,发至全省各地,同年,他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称号。1957年,他被评选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并出席了全国第一届农业劳动模范会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1964年“四清”运动期间,刘洪岗被打成黑劳模。“文化大革命”期间,刘洪岗同志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为躲避迫害他被迫离开家乡到招远的闺女家避难,中断了对棉花的高产探索试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刘洪岗返回家乡,为了把十年浩劫耽误的时间补 回来,73岁的刘洪岗一心扑在棉花试验上,他引进培育繁殖棉花良种,深入进行了棉花种植的密度、品种、株行距、氮磷钾肥料对比试验。他提纯的“鲁抗一号”棉花在全县推广种植。1982年,东辛庄种植他提纯复壮的“鲁抗一号”棉花良种,全村635亩棉花夺得了亩产皮棉235斤的好成绩。为了把自己50多年的植棉经验传下来,刘洪岗不顾年迈体弱,先后带了7名徒弟,都成了棉花种植技术员。 刘洪岗同志一生热爱党,忠于党的事业,1980年4月在他75岁时,经过先后十几次申请,他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他还先后被选为高密县政协委员,县人大代表,被聘请为高密县棉花生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