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章同志简介:

(1926- ) 王建章,1926年12月26日出生于高密市高密镇南关村。现任南关居委会党委书记、山东兴华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87年当选党的十三大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十三大。1994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十大功勋”;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王建章同志1949年参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复员回村,先后担任村主任、高级农业社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务。“文革”期间,蒙受不白之冤,被开除党籍。1978年11月平反后,重新 出任南关村党支部书记。 当时的南关村有句顺口溜:人均分配七十元,光棍凑了一个连,四十三户闯关东,南关原来是“难关”。面对这样烂摊子,王建章以一个改革者的胆略,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首先他从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恩怨,敢于启用“文革期间”批斗过他的人,新的支部班子七人中就有五人反对过他。紧接着,他又冒险甩出第二招。他以过人的胆识提出“南关要想富,得搞农工副”的发展路子。两年多就有50多个工副业项目在南关悄然兴起。上项目,跑资金,他日夜不停地奔波。建筑队是南关起步最早的骨干企业,1982年承建县商业局大楼,他坐阵指挥,昼夜靠在工地上。累病了,他拔下吊针又出现在工地上。凭着这种拼搏精神,以优质、高速建起闻名全县的“百日楼”。 第三招是集资办企业。办企业上项目需要钱,资金成了卡脖子的困难。王建章说:南关的事南关办,没有钱,集资。这时有人说,王建章搞黑银行,罗列了八大罪状,告到中央。1982年,地区、县、公社三级调查组进驻南关,当真相大白时,上级领导对他依靠群众集资办企业给予充分肯定,称赞他为穷村发展工副业趟出一条好路子。就这样,在王建章和全村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下,一座座大厦拔地而起,一个个工副业项目应运而生。南关村率先走进了富裕村行列。1984年高密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号召全县人民学习南关村党支部和王建章同志敢于改革、敢想敢干的企业精神。 当南关村的企业象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后,王建章以敏锐的思维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把企业改革逐步引向深入。 1982年他大胆冲破原有的管理模式,率先打破生产大队体制,调整了内部结构,摒弃了小农经济的框框,把原先90%的劳力搞粮食,改变为用90%的劳力搞村办企业,建立了“五厂二队”,实 现了由传统农业向专业化生产的转变。 为了适应经济交往,在生产大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兴华总公司”,实现了由农业管理向企业管理的转变。公司对企业实行全额承包,将产值、利税、技改、投入、职工培训等指标全部纳入承包内容,超者奖,欠者罚。公司管经营方向,不管经营方式;管用工范围,不管用工调配;管工资总额,不管工资分配。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实行计件工资、费用包干等劳动分配制度,体现奖勤罚懒,调动了广大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 针对农民素质差,技术水平低的问题,积极实施“借梯上楼”战略,先后与北京、济南、青岛等2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20多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引进招聘备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000多名,引进高新技术成果45项,并与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300多个单位建立供销、信息和技术联系,形成了强大的信息和供销网络。实现了科研、生产、销售的一体化格局,适应了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针对人才匮乏问题,在不惜重金招聘人才的同时,大力培养自己的“专家”,每年用于智力投资都在20万元以上;先后派出120多人到大专院校定向深造。到1998年底,全村有10人获得高级技术职称,150人获中级技术职称,750人获初级技术职称,源源不断的人才开发为企业发展积蓄了潜在动力。 “南关待要好,思想建设不能少。”王建章同志特别重视党员队伍的建设。首先从坚持严格的学习制度和党内生活制度人手。从1979年开始坚持的班前l小时学习制度,使党的重大决策及时转化为南关人的行动,被中央及省内报纸誉为“思想先行”的典型。他亲自招聘15名思想过硬的政工人员充实到企业,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新思想、新问题,用过硬的政治思想工作,保障了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坚持了以“爱党、爱厂、爱本职工作”教育,树立 了立足本职多奉献的敬业精神;再次,从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入手,用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来陶冶干部职工的情操。先后办起青年之家、妇女之家、老干部活动室等文体娱乐场所。1984年,在他倡导下建起的全县第一家文体活动中心,是全省第一家被团中央命名的“青年之家”;组建的全市第一支农民女子篮球队,曾多次荣获山东省和潍坊市篮球赛冠军,并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农运会篮球赛获得亚军。1986年南关村被省政府授予振兴山东体育先进单位称号;1988年南关村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单位。丰富多采的文化娱乐活动,加强了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全村8处骨干企业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 南关村富了,但王建章艰苦奋斗、克己奉公的本色没有变。1985年以来,按承包合同,他可得近百万元的奖金,但他一分没拿,全部献给集体。在他的带动下,南关村干部没有拿高额奖金的,只求奉献,不谋索取在南关蔚然成风。 想大的、干新的,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是王建章创业精神的充分体现。当开放的东风还没遍及山东半岛时,王建章已捷足先登,率先办起了合资项目。1985年3月,王建章率领兴华公司的谈判小组,参加青岛洽谈会。他以准确的信息和资料,让精明的日商惊叹不已,使一套进口设备为国家节省3万多美元的外汇。当设备到岸后,他组织昼夜施工,仅用了两个月就完成了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当年三个月创产值140多万元,成为全省“三资”项目中建设速度最快的一个范例。 坚持高起点起步,上就上个高水平,敢创“最”字,敢争一流,是王建章领导的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路领先的关键所在。1993年以来,筹集资金3.5亿元,兴建了全国最大的、占地800亩的全省第一家高科技开发园,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级民营科技工业- 区”。新上的凸焊机和翅片管、半封闭多机头、冷水机组、天林注射用美洛西林钠等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翅片管散热器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被建设部列为城市小区集中供热的定点推荐产品。1998年以来,年逾古稀的王建章,雄心不减当年,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致力予以明晰产权制度为目的的企业改制工作和发展第三产业上,特别是为了组织、策划、实施好市政府密水商场扩建工程而不停奔波,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投资4500多万元,建成占地7.3公顷,面积5.97万ni2全市最大的农贸中心,为振兴高密经济,实现乡镇企业二次腾飞做出新的贡献。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王建章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