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三,原名马宗俊,曾用名马术先、马镇,1910年f{;生 于滕县后八里屯村(现属微山县)。少时,在家乡读书。他天 资聪颖且勤奋好学,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才子。1927年,他 以优等的成绩考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曲阜,以下简称 二师),被编在新制前师七级二班。在校期间,思想进步,活动 能力强,不久,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二师早期党员之一。 1928年春,二师党组织遭严重破坏,他幸免于难,便转入地下 秘密开展活动,积极影响和引导学生会主要干部刘子衡等,推 动进步学生运动。1929年春,由他及另一名共产党员首倡演 ffI话剧《子见南子》,与以孑L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作坚决 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奉行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全 国人民的无比愤怒,纷纷起来要求抗日。此时,中共二师支部 (全称中共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支部)重新建立。不久,支部又 改建为二师特支,马秀三为特支成员。在特支的领导下,二师 学生会进行改组,成员大都为共产党员。改组后的学生会主 席由特支书记程金銮(即程照轩)担任,马秀i为文化娱乐委 员。这一时期,他成为二师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党组 织的骨干分子。1931年底,特支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的部署, 组织以二师为主的鲁南7校学生南下请愿抗日。为使这一活 动能顺利开展并达到预期目的,由30多名思想坚定、身强力 壮的学生组成敢死队,马秀三被指定为“敢死队”四个负责人 之一。12月16日,两千多名学生汇集兖州火车站,他带头卧 轨截车,坚持斗争,震动了全国。 1932年5月,二师党组织再次遭到破坏,马秀三被迫离 校。7月,他与李雪斋、张天民等来到滕县,参加了中共滕县 特支并在王临之党小组活动,不久,即赴北平朝阳大学就读, 但仍从事地下工作。1933年,北京党组织选派他到闽西国民 党十九路军做敌军.T作,同年11月参与了蔡廷锴、蒋光鼐等 在福建福州发动的抗日反蒋起义,并在起义后建立的中华共 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里供职。1934年,福建起义失败,所建政府 垮台,他返回家乡滕县,在县城里谋一小学教员职业为掩护, 继续从事地下工作。此时,滕县地方党组织正处于低潮,活动 相当困难,他便于1935年下半年辗转至泰安,仍以教书为业。 因形势所迫,难以立足,再次返回故乡,在微山湖西亲戚家闲 居,并与殷家成亲。自此,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但是,近十 年的革命生涯,炼就了他不甘寂寞的性格,于1936年考入了 南京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939年军校毕业后,分配至四川广元宪兵队任排长。那 时,他思想消沉,心情苦闷,曾致信给他的叔伯弟弟马宗申,信 中说:“我不能再干这个差使了。听说程金銮在山东山区打游 击,我要跟他们一块去干!” 1940年,他果然开小差,逃离了四川,只身返鲁。不料, 在他逃到安徽阜阳时,巧与连襟刘安琪相遇。刘为国民党五 十九师师长。刘强留他在该师,并委以连长职务,派往甘肃固 原驻防。后来,该师扩编为五十九军,他又由连长升为城防营 营长。1944年,日军西侵,潼关告急。五十九军奉命调防迎 敌。马秀三给其弟马宗申寄信说:“男儿报国,此去不复返!” 不久,潼关战斗打响。他将营部设于阵地最前沿,并激励官兵 奋勇杀敌,为国捐躯。当他率部与日军在潼关外牛庄激战时, 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4岁,遗骨安葬于潼关外阌底镇(现改名 为豫灵镇)的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