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街道中候村, 老战士刘邦祥。 老人出生于1930年, “我是1947年3月当的兵,1949 年8月28日入的党,入党介绍人是王 振祥和李振臣。”我们惊叹老人家的记 忆力,跟着老人的思绪,一一同回到了战 火纷飞的1947年。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大举进攻山东 解放区, “当年西海军分区司令部驻在 我村,我就和村里4名青年参了军”。 参军后被送到训练队学习战场急救常 识,结业后回到西海军分区医疗队,成 了一名光荣的部队卫生员。 当时的革命形势非常严峻, “我们 部队准备去东北,都已经上船了,一个 命令又回来”。国民党第八军重点进攻 胶东解放区,扬言要把解放军赶到海里 喝海水,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九 纵从内线转到外线,来了一个反包围口 袋战术,经过粉子山战役和三合山战役, 彻底扭转了战场局势,为淮海战役的胜 利奠定了基础。回忆起参加过的战斗经历,老人家有些伤感,叹息地说:“牺 牲的太多了,有些都不知道名字。” 淮海战役,刘邦祥荣立三等功。随 部队到达安徽后,经过休整增编,被 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 二十七军八十一师医疗队,老人清楚记 得当时的营长是张功兴。随后参加了解 放上海的战斗,由于在战斗中表现突出, 刘邦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着 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老人家胸前又多 了一枚“渡江胜利纪念章”。 1949年12月31日,刘邦祥所在 部队奉命开赴安东,步行从临江进入朝 鲜的板浦,开始了抗美援朝的艰苦岁 月,历经了无数次战役。老人家告诉我 们:“上甘岭战役后,经过板门店谈判, 才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胸前挂着的 “抗美援朝纪念章”和“赴朝慰问团纪 念章”,记载了老人那段难忘的历史。 1956年3月,刘邦祥光荣退伍, 回到村里干了两年书记,1958年又去 东北支边,下煤矿挖煤,能吃苦不怕累, 被调到供应处工作。1962年,刘邦祥 回到了家乡,为建设家乡继续贡献着自 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