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盛同志简介:

围子街道谢韩村, 谢林盛。 当时参军的部队在莱州,因为自己比 较勇敢,1946年12月24日,经班长徐庆勇和副班长孙长 春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在都没有消息了, 可能已经不在了吧”,老人神情黯然地说。 1946年初,当时是内战时期,为响应国家号召,18岁 的谢林盛与村里的一位年轻人参军了,先是在昌邑独立营, 后来转到9纵25师74团2营当通讯员,当时共有15名通 汛员。 9纵足当时的主力军,由陈毅和许世友领导, “我经常 参加战争,大战小战不断”,能在将军们的领导下当兵,对 于老战十是很自豪的事情,老人印象深刻的有两次战争。 一次是l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因为战争, 他们日夜赶路,调至山区作战。战争打得很激烈, 老百姓都躲藏起来了。因为在山区作战,吃的喝的 很紧缺,最长时间有两天两夜不吃不喝。有一次, 好不容易找到些麦子,没有锅,就用泥瓮煮着吃,“泥瓮经不住烧Ⅱ阿,涨破了,战士们也 没捞着吃”。那次战争中老人也受了轻 伤,但继续留在部队参与作战。当时的 生活很困难,不打仗时吃黄饼子和成菜, 还能填饱肚子, “仗打起来就不行了, 供应不上,饿肚子打仗是常事”。 另一次是临朐战役,老人记得很清 楚,因为在这次战役中,他因负伤从此 离开了心爱的部队。那次战役他们负责 打北关,营部14个通讯员、4个营级 干部,牺牲了15人, “最后只剩下我 和一个教导员、一个吹号手”。战斗持 续到第三天时,一颗炸弹落在他们眼前, 把老人的右侧踝骨打断了,没有办法继 续战斗, “当时抬下去的时候,还是从 窗户爬着出去的”。我们挽起老人的裤 脚,踝部的伤痕赫然入目,仿佛在诉说 着战争的残酷。 1948年老人复员后回到了老家, 在大队里当村长,领着大家种庄稼,搞 生产。那时候条件也不行,但他尽自己 最大的努力,和父老乡亲们一起改善着 生活。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谢林盛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