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镇 陈凤珍 1947年11月11日 入党,刚好18岁,就是为了革命,为了解放”,“董 启芳(音)介绍我入党的,我们一个队四五个 党员聚到一起开会,迟秋葵(音)是村里最早的党员,不能公开身份,活到现在不容 易”。 老人的话语,阐释了战争时期党员 的任务和使命。我想,生活在和平年代, 有知识、有文化的我们更要坚定信念, 让党的光辉永远普照大地。 陈凤珍当时是青妇小队长,负责搞 宣传活动。1946年秋,攻打昌邑县城, “村里去了五六个人,从马渠到县城, 走了一个晚上。天快亮了,到了博乐 埠,那里都是从前线下来的伤病员。有 一个连长头部受伤,有些神志不清,手 里拿着柳条在担架上左右轮着,嘴里喊 着‘打、杀’。我给伤病员包饺子吃, 一屋的伤病员,每个都哭爹叫娘的,真 是惨……”,善良的老人不愿意再回忆 那血腥的场面。 “大部队走了以后,我们就做军衣、 军鞋、军袜,支援前线”, “当时都没 衣服换,身上都长虱子,在地上放上草 当炕睡觉”, “领了麦子,燧干了,推 磨给当兵的做吃的。现在生活这么好, 以前没法比”,老人回忆着当时缺衣少 穿的日子,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