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孟镇朱甫村 焦衍升。 1948年老人被国民党军队抓 去当壮丁,干了一年半多的苦力, 后来跟着一个年长的偷偷跑去当了 兵。参加淮海战役时,当时力气小, 机枪拿不动,就拖着,最后一个班 剩下他们两个人。“猫着腰往前跑, 放下后往后一拽,就赶紧往后跑”, 这是老人描述放炸药包的情形。“有 一回我背着冲锋枪,子弹打在我身 上,被弹夹挡住了,没打穿,要不 就没命了”, “子弹打穿了手套, 没伤着我。有一回炮弹炸了,弹皮 打到我腚上,当时没感觉,只感觉 烫,一摸,出血了”。 1949年老人在二十五师担任步 兵班长,渡江战役前入党,他满怀 信心地准备大干一场。渡江后等爬 到岸上,只看到国民党兵和老百姓 向南跑;后来又去了宁波,准备打 舟山群岛,结果刚开始打敌人就撤 了;中午吃饭时,接到命令说要打 仗,等他们上了舟山群岛,在飞机 场刚打了几枪,国民党军队就开船 跑了;回到宁波,准备解放上海,“跑 了一路,也没打场大仗”,老人有 些遗憾地说。 申请入朝作战,第一次没批准, 后来终于跟随第二批第七部队前往 朝鲜。 “到处是炮坑,闻着很臭, 路上乌黑,都是烟,把路盖住了。 也没赶上打大仗,都是打防守”, “在288高地与李承晚部队交锋, 准备发动全面进攻,结果南朝鲜要 求停战,停战后拉起了3道线,不 能越线,咱们在三八线以东,他们 在以西,离着有五六十米”。 “战友有福建的、四川的、广 东的,牺牲了很多,一个班剩不下 几个,那次一个副营长和通讯员遭 遇飞机轰炸被埋。等停战后,看看 枪的编号才能知道是谁”,老人还 说, “弹壳里写上自己的名、家是 哪里的,然后装在口袋里”,这是 识别个人信息的唯一办法。打仗总 有牺牲, “也不知道害怕了,谁也 顾不上谁,只知道往上冲”。 问及当年的入党宣誓内容,老 人已记不清了,但他坚定地说,“为 人民服务,不怕牺牲,保守党的秘 密,听党指挥”。 “现在生活好了,国家不问农 民要钱,还给俺们种地补贴”,老 人高兴地笑着。 “好生活是共产党 创造的,没有共产党领导,到什么 时候也不会这么好”,老人很是知 足地说。 生与死,刹那间。经过枪林弹 雨的老革命们,他们不怕打仗牺牲, 但求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一个太 平安稳的生活、一个儿孙绕膝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