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魏维祥,1916年出生在山东陵县抬头 寺乡的一户贫农家庭。靠祖父、伯父劳动供给和 他自己半耕半读,念完德州师范。德师三年,父 亲接受了进步思想,仇日侵华,反蒋不抵抗政 策,拥护中共抗日主张。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凡 学校集会上街宣传、写标语,定然少不了他。此 间,不少同学投笔从戎北上抗日,他也想去,却 因家庭琐事未能成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父亲 再也按捺不住胸中的怒火,毅然辞去王庄小学 教员的公职,走上从军抗日的道路。当时,只有 韩复榘的部队驻扎德州,于是便投了去。分到连 里,父亲多次向班里弟兄打听:“连里有多少枪, 何时上前线等。”引起连长怀疑,捆绑吊打,逼问“是不是共党探子。”还好离家近,被保了 出来。这一经历使他f艮透了国民党。 父亲决定到母校走走,恰逢老师宋达民带武联鹏等凡名同学回德县招兵。回忆当 年在校之革命活动,谈当下抗日卫国热血男儿之责任,慨然加入其中。1938年4月,他 们在李全真村成立抗日游击队,推宋为司令。19,38年9月,八路军——五师三四三旅政 委肖华奉命率旅部机关和部分干部组成八路军东进抗日{固拦从队来到冀鲁边,在乐陵 办起军政学校,吸收各党派团体人员参加。父亲积极争取,有幸成为早期学员。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