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姨家长子刘鹏(1925-1990),在长辈的带领下,1938年13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 党,抗战期间参军入伍在八路军115师师部任电台报务员。 我父亲刘鹏,本名刘芝梅(1940年后改名),1925年6月生,刘万春长孙,本村“芝” 字辈中排行老大。1937年8月l3日,随杜步舟参加黄夹武装起义,11月在八路军平津 支队少先队工作,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随八路军到鲁南,1940年12月 到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报务训练班学习8个月,后留在师部电台任见习报务员。1941 年11月开始,日军动用了5万兵力,采取“分进合击,铁壁合围,坐地清剿”的战术,企图 一举摧毁山东分局、——五师和山东纵队领导机关以及主力部队。12月,——五师师部 被包围,刘鹏与电讯队长一起在突围时,因他俩负责保护驮收报机的骡子滑到山沟里, 他们将骡子拉上来后,掉队被俘。被送到济南“救国训练所”(其实是日军的劳工集中营, 18-50岁的都送往东北做劳工),父亲不到17岁,于4个多月后被遣散。1942年5月回 到老家后,立即找到住在许家村的共产党乐陵县政府负责人,要求回部队工作。7月,经 乐陵县政府介绍到——五师教导六旅旅部电台工作,任见习报务员。1943年6月底,发 生“邢仁甫事件”,我父亲等多名电台人员被邢仁甫扣留。后归队,分配到渤海军区报 社电台工作。1950年任第四野战军中南通信学校(校址湖北武汉)通信处机务科副科 长(正营职)。1955年11月转业到湖北省红安县,先后任红安县政府交通科科长、工 业局局长、铁厂厂长、萤石矿矿长。历次运动,特别是“文革”都因“邢仁甫事件”受到 冲击,1977年申请回山东,在德州市(县级)市政管理处工作,1985年离休,1990年病 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