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春同志简介:

刘万春 河北省盐山人。1933年7月前已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被派往设 在惠民的山东省立四中,以学生身份开展党的工作,并任中共惠民县 工委书记。1934年春,他奉命到庆云参加马颊河罢工斗争。罢工失 败后,被迫出走,后失去联系。其他信息缺 刘万春一家 刘万春(1882-1950),是我的曾祖父。村里的老人提起我们家来,说得最多的—个 词就是“革命家庭”,这是印在这些几乎不识字的老人脑中的—个很“时兴”的词。我们这 个“革命家庭”,一定要从曾祖父刘万春说起。为了文章记述更流畅,本文中提到的所有 前辈,我只能直称名讳。 刘万春受传统忠义思想影响,义气为先,私利在后,为人宽厚公正,不计较个人恩 怨,朋友众多,社会交往极广。据说把兄弟和干儿子有几十个,在十里八乡享有极高的声 望,在乐陵县城的官府里也很有面子。不管本村外村,各家之间或家庭内部发生矛盾,不 好调解,乡亲们都愿意找他评理,而刘万春总是能把事情解决得妥妥帖帖,让各方都心 服口服。 刘延泽老先生回忆:“万春哥从不说人坏话。”那时候有人说亲,都会到村里来打听 对方的家庭隋况,因为刘万春有名望,找他打听是常有的事。即便是有时候被问到的这 家正巧跟刘万春关系不是很好,甚至有较深的过节,他都不说一句对这家人不利的话, 乡亲们都很敬佩他。 刘延泽老先生经常跟家人提起一件事:1943年大旱,一天中午,家里一点粮食都没 有了,父亲刘秉文叫当时仅十多岁的刘延泽到刘万春家借粮。刘延泽见到刘万春说:万 春哥,家里揭不开锅了。刘万春一听,二话没说就领着刘延泽到院儿里的东厢房,提起自 己家仅剩的半口袋棒子,大概也就十几斤,倒给了刘延泽一半儿,说:“就这些了,咱两家 分吧。”这件事儿刘延泽一家几辈人念叨了几十年。我去采访时,延泽老爷爷说:“当时, 第一咱两家不是住得最近的;第二咱两家血缘关系也不是最近的;第三万春哥也不是存 粮食最多的。怎么就单上你家去借粮食呢?因为,第一咱两家走得最近,都是最坚定的革 命家庭;第二万春哥最义气,有—碗吃的,一定会分给别人半碗。这些事儿,我一辈子也 忘不了!” 刘万春还有一手针灸治婴儿抽风的绝技。正常隋况下,婴儿脐带在出生后半个月 左右脱落,在脐带脱落前,易受感染,加上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很陕会发展为败血症。 更为严重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败血症患儿会合并化脓陛脑膜炎,诱发癫痫(也就是俗 称“抽风”),病势凶险,就是到了医学发达的现在,死亡率也依然很高。据我姑姑刘芝兰 和村里的老人刘文成等人回忆,刘万春用银针扎小儿舌下的穴位即能治愈,而且每次都 是分文不取,患儿一家对他自然是万分感激,大家也觉得他这一手很神奇,至今都有很 多人提起,所以在当时这也大大提高了他的声望。 刘万春还与冀鲁边早期的共产党员有很深的交往。主要有杜步舟、周凯东、于文彬、 马振华、赵明新(中国一汽第一任党委书记)、邸玉栋、王其元、张墨仙和王欣等。 杜步舟1933年左右来到许家村小学当教员,因为杜步舟为人正义,好打抱不平, 与刘万春十分投脾气,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杜步舟加入共产党以后,刘万春家是他 最可靠的秘密活动场所,只要是共产党来的重要人物,首先想到的就是交给刘万春来掩 护。时任冀鲁边工委书记的于文彬,刚来冀鲁边时,就是以跟刘万春学徒作为掩护,在这 一带活动。 1937年S月左右,来自红五军团的军事骨干周凯东受山东省委派遣,化名黄耀轩, 来冀鲁边帮助支持杜步舟发展抗日武装的工作。周凯东一到乐陵县,杜步舟就把他带 到许家村,先隐藏在刘文同家,后来为了更便于召开秘密会议,周凯东又搬到刘万春家 的东耳屋隐蔽起来。所谓东耳屋,就是当时山东民居中常见的,三间北房中,东屋的东边 还有一间无门无窗的暗屋。据许家村的老人们人回忆,刘万春家的东耳屋西墙上有个 洞与正房的东屋相通,南墙上另—个洞与院子里的两间小东屋相通。当时一到晚上,共 产党就活跃起来。刘芝兰回忆说:我当时才三四岁,一到天黑,经常听到有人从我家房上 跳下来。这就是参加杜步舟、周凯东会议的人来了。会议—般在院子里的两间东屋召开, 如果隋况不对,周凯东立即藏进东耳屋。据刘文成老人回忆:周凯东后来拜刘万春为干 爹,还说刘万春给周凯东说了—个孟灶户村(许家村东南五里地)的媳妇,就在小东屋办 的喜事。刘万春还在杜步舟的老三营招募处工作过—段时间。 刘万春与乐陵县城日本鬼子的翻译也有交情,通过这个关系,营救了很多被捕的 共产党人和抗日志士。 我姑姑刘芝兰回忆:1949年冬天,已在济南工作的杜步舟捎信儿让刘万春春节后 去他家住一阵儿。老爷子很兴奋,专门做了—件新棉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年还不到 70岁,一向无病的老人,在腊月底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大家都感觉很突然、很防膳。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刘万春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