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治安兄弟 刘治安兄弟四人,除老四之外三个在抗战时参加 革命。 老大刘延龄,原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军人,杜步 舟动员参加了“抗日救国会”,曾任“老三营”的连长。 后在许家村当“保长”,表面应付日本人,实际是共产 党人。 老二刘治安(1914-1982),原名刘延臣,后来抗 战期间冀鲁边出了著名的三个大汉奸“伪顽三刘”:刘 景良、刘彦臣和刘芳庭。因与大汉奸同名,杜步舟为其改名为刘志安。1936年入党,1937 年随杜步舟入伍,与其兄同时担任“老三营”的连长,都是杜步舟部骨干力量。1941年调 冀鲁边军区二分区,1942年任齐临(齐河、临邑两县)独立营营长,后担任第二专署警备 大队大队长、八路军渤海军区二分区独立团团长。是陈德(开国少将,1975-1980年任 山东省军区政委)将军的老部下。全程参加了抗日战争,在这八年抗战中,表现了很高的 军事指挥素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刘延泽回忆:抗战结束,刘志安带两名警卫员,三个 人、三匹马、全副武装回到许家村,后来警卫员归队了,刘志安再没有回部队。1947年, “华东荣军总校”迁入乐陵县,从胶东来了—个连的130多名荣军住进许家村,刘志安家 的大宅院里住满了荣军。因他是老八路团长,这些荣军都很尊敬他,一次开会还请他上 台讲话。那次他郑重地穿上军装,向毛泽东、朱德像敬礼,然后讲话,一讲两个小时,有条 有理,慷慨激昂。村里人诙谐地说“刘志安不像不识字的”。 老三刘延明,1924年出生。刘延明老人回忆:那个年代,日子过得艰难,许家村就更 穷,都想摆脱这个穷日子。宋哲元招学兵时,刘万春主张许家村f也f门这—拨男孩儿去参 军,刘文和、刘鹏都走了,自己家的老人不同意,没走成。后来,刘鹏来探过家,说军队里 吃大米、白面,还能吃上猪肉,十分羡慕。老人至今记得我父亲刘鹏回家时教给他的二十 九军的—些军歌:“在家受管辖,土匪来欺压。一心当兵离了家,……骑着马,回老家,你 说风华不风华!”还有《吃饭歌》:“这些饮食,人民供给。我们应该,为民努力。”“七·七事 变”后,杜步舟在许家村拉队伍,刘延明兄弟三人一起加入革命队伍,刘延明1938年由 指导员李克介绍入党。 采访时,老人回忆起一次难忘的战斗:1939年1月,为围歼刚刚进入冀鲁边的八路 军——五师部队,日军调集2万余人,向盐山、庆云、乐陵等地分进合击。为避敌锋芒,八 路军各部化整为零,向鲁南转移,刘延明当时在队伍中。5月11日,日军5000人及一部 伪军突然将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第六八六团、津浦支队、山东纵队第六支队等部及中 共鲁西区委、泰西特委等党政机关3000余人包围在肥城县陆房一带纵横不足10公里 的地区内。当时司令部已经烧毁了所有文件,做了最坏的打算。——五师代师长陈光命 令著名的“张疯子”、张仁初团长负责突围。他带领“十八勇士”所在的第一营作为尖刀 向外冲,在当地老百姓的引导下,在天亮之前带部队突出包围圈,直奔沂蒙山。刘延明老 人说:“天亮之后,鬼子发起总攻,炮击村庄,房屋、树木全部被炸光,村子里连一只狗都 没活下来。如果突围没成功,就没有后来的华东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陆房突围,毙伤 日军大佐联队长以下1200余人,是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入鲁后与日军进行的首次大规 模作战,也是我军以少胜多的模范战例。 刘延明全程参加了“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参加过著名的“济南战役”。获“中华 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和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颁发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 誉章”,还有“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等荣誉勋章。刘 延明老人总结自己的军旅生涯是“三个八”:抗日战争是三十八军(原一一五师),解放战 争是二十八军(原十纵),解放以后是六十八军。曾任六十八军二0四师政治部主任(副 师级),1977年离休,现住德州市德城区天衢路四十集团军干休所(老德州人都称六十 八军干休所)。许家村当年随杜步舟参加革命的有30多人,一直在部队上干到离休的只 有刘延明一人,如今还在世的也只有他一人。与刘延明同时进六十八军干休所的42名 离休干部中,瑚仅有8人健在。92岁的老人除听力稍差外,思路清晰,声音洪亮,仍能下 楼活动,他自己很满意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