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锦才同志简介:

故事在鲁北广为流传,但众说纷纭,少头无尾。近日,笔者有幸采访了临邑县85岁 的离休干部夏锦才老前辈。当谈到机枪—挺歪把子时,夏老记忆犹新,侃侃而谈。 “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板垣、渡边等率600多名鬼子,于11月13日入侵临邑县 城,国民党部队望风南逃,临邑县城沦陷。临邑县的热血青年奋起抗战,师范讲习所的进 步学生马冲、齐靳钧等人,成立了“抗日学生队”,并发表“告全县同胞书”到处散发,旨在 唤醒全县人民,奋起抗日。中共冀鲁边区党委组织部巡视员马英奇,来临邑接见了抗日 青年尚精贵(临邑东街人)、何风歧(临邑西关人)等并组建了“抗日环城大队”,任命尚精 武为大长,何凤歧为副大队长,马冲(临邑刘江村)为政治委员。 1938年7月7日,尚精贵、何凤歧等人化妆成农民,腰插驳壳枪,借敌人开城门放 哨之机,混进临邑城东门,—枪未鸣,俘虏了守城东门的伪军11人,缴获长枪10多支, 弹药物品一宗,抗日环城大队壮大了力量。 1938年8月,冀鲁边区党委指示这支部队去惠民县配合地方抗日武装攻打皂户李 村据点。在尚精贵、何凤歧的领导下,迅速赶往该据点周围村庄,摸清敌隋。 兵不厌诈,他们化装成送公粮、送柴草的农民,推着四辆独轮车,每辆车上放有两 个布袋,布袋里装满锯末、秕子,捆着四只活鸡和半片猪肉,靠近了皂户李村据点。哨兵 发现小车队后,举枪便问:“站住!你们什么的干活?”“我是西边张家村的保长,给皇军送 粮送肉来了。”尚精贵回答。哨兵又问:“小车上布袋里装的是什么?”“是小麦面粉。”尚 精贵说,“是给皇军用的。”“不准进来。”哨兵说,“你们一定是八路的探子!”“我们不是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夏锦才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