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军区回民支队原为冀南抗日六分区回民大队。1940年8月在今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清真寺宣告成立。由30多名回族干部战士组成。它是一支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和政治 工作队,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1941年9月,冀鲁边区党委根据斗争形势需要,将这支“ 回 民大队”改为冀鲁边区回民支队,刘震寰为支队长,王连芳为政治委员,何仕兴为参谋长, 李子华为政治部主任。1944年冬,冀鲁边区与清河军区合并为渤海军区,冀鲁边区回民支队 改 称为“渤海军区回民支队”。回民支队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在津浦铁路以东华北南部 大平原坚持对敌斗争,作战百余次。粉碎敌人多次扫荡,攻克40多个据点,歼敌达2500多人 ,缴获轻重武器不在少数。为扭转边区抗日局面立下汗马功劳。1945年9月,渤海军区回民支队就近在黄骅县集结,编入渤海军区新编师为第3团,刘震寰任团长,刘虎臣任副团长,任向伟任政委,刘济民任副政委,李志华任政治处主任,下设三个营和一个特务连,部队从新海县(今黄骅县)出发进军东北。 1946年6月4日,山东七师师长杨国夫在哈尔滨市南岗宣布正式成立东北回民支队,归属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领导,任命刘震寰为支队长,李子华为副政委,辖三个大队400多人。东北回民支队一成立,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回族群众工作上,成立了以刘震寰同志为队长的回民工作队(后改为回民工作团),深入北满回民居住区肇东、绥化、阿城、扶余和牡丹江等县市进行政治宣传和土改工作。1947年初,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吕正操指示说:“为了保证军事上的需要,首先要把铁路这条大动脉搞好”。于是,这支刚刚成立不久的回民支队,又改为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执法队,佩戴红底黑字袖标,负责哈尔滨老起站、滨江站、三棵树(机车库)、36棚铁路工厂、松花江大桥和拉滨线等区段的执法护路及维护铁路的交通安全工作。同时,东北回民支队还广泛发动群众扩大了武装,到1947年春,部队人数超过了组建时期的两倍多。为了保证铁路军事运输畅通,同年3月,东北回民支队改编为护路军第5团归属东北民主联军建制,刘震寰任团长,主要执行武装护路,但仍保留“东北回民支队”称号。经兵员补充,部队发展很快,含回、汉、朝、满等民族,人数达1500多人,从而,预示着部队将由单一兵种向技术兵种的发展。
随着东北解放区的不断扩大,为我控制的各种铁路设施、建筑物多遭战争破坏,现有的护路军铁道团已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1948年2月,东北军区决定,以护路军第5团与原护路军第2、4团各一部整编组建为护路军铁道2团,刘震寰任团长,任务由单纯的护路转移为抢修铁路。从4月20日开始,先后抢修沈(阳)吉(林)线和吉(林)长(春)线。随着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铁道团再行扩大。1948年7月,经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以原护路军为基础组建铁道纵队,下辖4个支队。第二支队是以原护路军铁道2团全部、步兵2团1个连、吉林军区独立6团(缺第5、8、朝鲜连三个连)组成,支队长刘震寰,副政委丁先德,副支队长肖春先,参谋长张凤鸣,政治部主任李子华,支队总人数为3407人。东北铁路工程局局长黄逸峰赴二支队负责督促整编工作。支队担负的任务是吉(林)长(春)线下九台至兴隆山段31公里的全部线路、桥梁、通信和站屋工程及建造饮马河176米长的水泥钢桥一座。根据上级指示安排和工作性质,二支队下辖第2桥梁大队和第22线路大队及运输、给水、通信三个中队。1948年10月,吉林军区独立第3团编入铁道纵队第二支队为线路第26大队,至此,第二支队共5800多人。1950年8月1日,铁道纵队第二支队整编为铁道兵团第二师,刘震寰任师长,袁光任政委。下辖三个团一个直属营,每团直辖六个连。1951年3月30日,铁道兵团第二师受命参加抗美援朝。1954年9月7日至15日师机关和7、8、9、10团回国到玉林参加黎湛铁路建设,6团受9师领导,到12月底继续执行铁路复旧任务。1955年1月19日回国归建。抗美援朝期间,全师共298人牺牲。1954年底,500多回民干部转业到宁夏、甘肃、青海、云南等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