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生后人

大兵胡英生,他出生于湖北省通城县药姑山大风塝,还没满16岁的他毅然参加红军,战斗在湘鄂边界的药姑大山上。1937年跟随傅秋涛、江渭清、钟期光开赴皖南歙县整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二营。 “皖南事变”被俘,被迫参加国民党军。1946年7月,在如皋反正,参加华中野战军第4纵队(1949年整编成23军69师,属第三野战军),任205团一营机枪连班长。参加过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和解放杭州、解放上海、解放华中南等战役以及参加舟山群岛战役和浙东剿匪。1952年9月随军入朝,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4年9月回国,年底(36岁时)复原回乡务农,直至2000年7月去世,享年82岁。他叫胡英生,又名胡从秋,行伍20年,身经百战,曾经负过4次重伤,荣立过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四等功5次,但最高的职务只当到副排长。但凡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副排长不是官,仍是大兵一个。所以,笔者就戏称他为“大兵胡英生”。(一)1918年农历四月初三,胡英生在药姑山大风塝一个农民家里娃娃坠地。父亲叫胡先礼,一个老实巴交的山里汉子。1930年初春,赵琪、李湘恒等以裁缝、小商人身份来到药姑山,秘密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穷苦百姓,组建革命武装。迅速在吴国珍农民赤卫队的基础上,吸收当地积极分子,组建了一支100多人、40多支枪的农民武装——湘北游击大队。胡英生的父亲胡先礼就在这时候加入了湘北游击大队。在父亲的影响下,12岁的胡英生也朦朦胧胧知道一些简单的革命道理,加入了儿童团,站岗放哨查路条,俨然成了一名红军小战士。后来,因为胡先礼眼睛近视,不适合在战斗部队打仗,组织上安排他担任后勤工作。在地方党组织和赵琪的领导下,药姑山苏区从下而上建立村、乡、区苏维埃政权和群团组织,先后建立了大港冲、鸦雀山、尖山、壁山、大云山五个区苏维埃政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劣绅、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兴办贸易合作社,创办工农银行和小型工厂,在楠竹沟建立红军医院,开办列宁小学。并逐步消灭红白夹杂地区,使药姑山麓的五县苏区连成一片,革命形式如火如荼。1934年秋季,国民党纠集大量的兵力对药姑山苏区进行“围剿”。赵琪灵活运用毛委员的用兵方法,率领湘北游击大队和敌人展开游击战、麻雀战,利用地形地势,巧妙出击,瞄准敌人的薄弱环节,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但是,就在这次反围剿战斗中,胡先礼在传送情报返回的途中,与敌人遭遇,在激战中身负重伤,被国民党军杀害在药姑山大风塝。胡英生怀着杀父之仇和满腔怒火,强烈要求参加红军,接过父亲的枪,继续战斗。经赵琪特批,16岁还差两天的胡英生(1934年农历四月初一)真正成了他梦迷以求的红军小战士。参军后,胡英生虽然年纪小,个子矮,但能吃苦耐劳,不畏艰险。打仗的时候英勇顽强,冲锋陷阵,很快成了药姑山上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1935年春,仅仅17岁的他,因为军事本领过硬,作战勇敢,被择优录入红16师47团3营9连一排,成了多少红军战士向往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红军主力部队的一名战士。从此,转战在湘鄂赣边的崇山峻岭之中。在湖南北山的一次战斗中,敌人的一颗子弹从胡英生左脸颊进,右脸颊出,满口牙齿被打掉。因为当时的医药条件所限,他的伤治疗了几个月才基本痊愈。期间,他只能喝米汤、野菜汤和稀饭,人被折磨的皮包骨。刚刚养好伤,他提前归队,在傅秋涛、江渭清的领导下,坚持游击战争。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在江西修水作战,敌人的一颗子弹从他胸部右侧穿过,打断两根肋骨,被战友们送往修水红军医院治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掀起了抗日热潮。7、8月,中共湘鄂赣省委西北特委书记、军分区兼鄂南红军游击纵队司令员江渭清,与国民党武汉行营及其代表、国民党通城县县长曹功锦、县保安大队长胡登春、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兼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分别在通城尖山铺、县城和武汉进行了3次谈判,终于于9月初达成湘鄂赣地区国共合作,“双方停止敌对行动,通电全国,一致抗日”的协议。谈判成功后,刚刚养好伤的胡英生立即归队红16师,在傅秋涛、钟期光、江渭清的带领之下,在湖南平江嘉义经过短期整训后,于年底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1团1营,奔赴了苏皖抗日前线。编入新四军后,胡英生跟随部队转战苏皖大地,打击“敌伪顽”(敌军,是指日军;伪军,是指依附于日本侵略者的汉奸伪政权的军队;顽军,专指顽固执行反共政策,和八路军、新四军为敌的国民党军队)。因为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刚满20岁的他就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并当上了机枪班的班长。(二)1941年元月初,胡英生所在的一团奉命从安徽歙县向北开拔。走了两天两夜,当部队经过泾县的茂林时,突然遭到国民党军的猛烈袭击。敌众我寡,傅秋涛当即命令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这就是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胡英生带领他们班的战士猛打猛冲,激战七个昼夜,最后大部分战士牺牲,胡英生因弹尽粮绝而被国民党军所俘。被俘前,胡英生打尽了身上所有的弹药,见敌人包围上来,他想在战友身上找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但是找遍了身旁牺牲的战友身上,所有的子弹带和手榴弹带都是空的。他只好将打空了子弹的机枪砸毁,免得落入敌人的手里。就在这时,几个国民党兵扑上来,将他压在身下,赤手空拳的他当了俘虏。被俘之后,胡英生被强行编入了韩德勤部的国民党军队。他和国民党有杀父之仇,自己也几次被国民党军打伤,要他当国民党的兵,他死也不从。他想到过逃跑,但是几年以来部队发的军饷津贴,他都舍不得用,积攒了几块大洋,被俘时都被敌人全部搜走了。现在身无分文,逃出去了拿什么做盘缠?再说,逃出去后去哪里?找部队吗,现在新四军还存不存在不知道。就算还在,他们在哪里,也不知道,怎么找?回老家通城吧,他没读过书,从皖南到通城有多远,该怎么走,他一概不知,怎么回去?左思右想,胡英生决定暂时寄身于国民党部队,等待时机,要么找回新四军,要么逃回家。拿定主意后,胡英生就安心地待在“国军”里,并且表现很不错。一年之后,他当上了班长。对待班上的士兵,胡英生视为兄弟,除了严格训练外,生活上予以关心和呵护。士兵们也把胡英生当做大哥,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说。掌握了全班人的思想动态后,胡英生经常有意无意的向士兵们传播一些革命的道理:什么我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平时不能欺负老百姓呀;新四军是老百姓的队伍,我们不能向他们开枪呀,等等。自从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的卑劣行径遭到全国人民的谴责,他们的反共行为有所收敛,一段时间内,除了偶尔打打鬼子,极少和新四军再次发生较大的军事冲突。胡英生所在的国民党军队,除了日常军事训练和打鬼子,便经常下乡骚扰百姓。在胡英生的管束之下,他们班的士兵没有发生一次欺压老百姓的事情。1945年8月,日本人投降了。国民政府一门心思放在受降和接管上,抢摘胜利果实。国民党军队则是见缝插针,抢占地盘。这期间,国共两军争执和摩擦时常发生,并不断升级。碰碰磕磕打到到了第二年的7月份,摩擦变成了战争。7月中旬胡英生所在的部队奉命进剿华中野战军的苏中解放区——如皋,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全面爆发。出发前,长官通报说,整个华中野战军仅有3万人,而我们国军却有12万兵力。以4:1的比例围剿,国军占碾压式优势;同时,如皋的共军守敌被我方调虎离山,成了空城一座,此次攻城,如同囊中探物,手到擒来。行军路上,胡英生悄悄嘱咐手下士兵:进攻时,尽量滞后,不要当炮灰;防守时,能不开枪尽量不开枪,要开枪也要抬高枪口,对天鸣放;撤退时,尽量撤到最后,共军冲上来之后,立即缴械投降,共军优待俘虏,不必担心安全问题。到了如皋,情况完全不是长官所言那么乐观。刚进如南地区,就遭到共军守军的猛烈反击,国军的整个阵脚都被打乱。正当他们懵懵懂懂不知所措之时,华野的两团从后面包抄上来,对胡英生所在的国军形成包围态势。国军乱成一锅粥,长官赶紧命令变攻为守,慌慌张张构筑工事,匆匆忙忙组织抵抗。抵抗没多久,共军攻势越来越猛,排山倒海,势如破竹,国军只有招架之功,完全没有还手之力。5天5夜的激战,堂堂万人之众的国军一个师,被共军击毙4000人,俘虏6000人,几乎全军覆没。胡英生带领他的班趴在战壕的一角,一枪未发。当华野战士冲上来时,他们立即将自己的武器和配发的没人150发子弹、4颗手榴弹如数上缴。战后,华野一位首长问胡英生,你们一枪未发,一弹未投,是什么原因?胡英生告诉他们:自己先后是红军和新四军战士,皖南事变被俘,寄身于国民党军队,一直伺机寻找新四军。但因为自己地位太低,无法与新四军取得联系,所以只好等待打仗的机会,以投降的形式回归。华野首长核对了胡英生原来在新四军的部队番号和各级首长姓名以及皖南突围情况后,并与胡英生所在班的其他士兵印证,认为胡英生反映的情况属实,作为阵前起义对待,仍旧将他的班原班未动,编进华中野战军第4纵队12师(1949年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军69师)205团3营机枪连,胡英生继续当班长。1947年7月,胡英生重回自己的队伍刚刚一年时间,在解放山东曹州(今菏泽)时,因作战勇敢,经连指导员陈九江介绍再次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胡英生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杭州、解放上海、解放舟山群岛以及浙东剿匪等战斗。1952年9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重回自己的队伍后,胡英生精神焕发,斗志昂扬,打仗冲锋陷阵,不怕牺牲,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四等功5次,并于抗美援朝期间被提拔为副排长。1954年9月胡英生随部队回国,年底便办理复员手续,回到了阔别17年的老家通城。(三)少小离家老大回。1937年随傅秋涛、江渭清奔赴抗日前线时,胡英生年仅19岁。等从朝鲜前线回来时,胡英生已经是快37岁的人了。年纪已近不惑,官也只当到副排长,加上没进过学堂门,斗大的字认不了一箩筐,继续留在部队没什么意义,于是他决定复员回家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回家不久,在媒人的撮合下,他成了家,1956年4月生下长子胡仁和。38岁做了爸爸,他兴奋不已,觉得人生得到了一种升华。第二年8月第二个儿子胡质斌也来到这个世界,使这个家庭更加圆满,其乐融融。高兴之余,胡英生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一家老小怎么生活下去!行伍20年,风里雨里,餐风露宿,胡英生落下一身病痛。当红军时满口牙齿被打掉,虽然解放后安了一幅假牙,但稍硬一点的东西嚼不动,吃不了。吃不了食物,体力自然跟不上。尤其是在江西那次负伤,右侧肋骨被打断两根,一直长期折磨着他,阴雨天就阵阵作痛,更谈不上干重活了。正因为如此,别的壮劳力一天标工10分,他只能记8分。挣不到工分,家里分到的口粮自然就少,日子过得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是,胡英生就是硬汉一条,从不向组织上伸手。他觉得,现在生活相比之下虽然艰苦一点,但是比起当年当红军挖野菜、剥树皮、吃草根要强了千百倍。日子困难就过紧一点,粮食不够就少吃一点。直到1986年,县民政局才给他办了一个优抚证,每月可以领取30元抚恤金,1988年增加到每月50元。这年胡英生70岁,县民政局向县公安局写了一个《关于解决退伍红军老战士胡英生同志户口的报告》,他才作为“非农户口”吃上了“国家粮”。胡英生一辈子就享受了这些优抚待遇,没有其他。两个儿子和7个孙子、孙女都老老实实在家务农,没有谁参加工作,也没有任何待遇。大儿子胡仁和脑子里面有疾病,导致神志不清,有时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但他家经济拮据,没钱医治。因为他生有二男一女,所以不能享受低保和精准扶贫户待遇,只好在家干捱着。二儿媳袁保计划生育做绝育手术,留下后遗症,精神失常,于1993年离家走失,直至2017年正月,被河南驻马店国家救助站收容。救助站在“今日头条”上发出寻人启事,刚好被本乡草鞋村支部书记看见,疑是大坪乡人,于是找村里妇女们辨认。恰好胡质斌老家有一个女子出嫁在草鞋村,认出来寻人启事照片上的女人是娘家的邻居袁保,便通知胡质斌,这才得以将她接回家。至此,袁保一直在外流落23年。现在人虽然呆在家里,没再离家出走,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老伴质斌和儿女们伺候。即便如此,胡英生一家老小都默默承受,从没以此为借口向组织和政府要个九七九八。但是,有一件事一直让胡英生一直耿耿于怀,并坚持不懈多年上访,但最终没有得到解决,成了老人的终身遗憾和遗愿。那就是胡英生的父亲胡先礼的牺牲一直得不到政府的认可,始终没有列入通城县革命烈士名单。为此,胡英生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向县民政局反映,提出落实胡先礼为革命烈士的诉求。直至1986年通城县人民政府向湖北省人民政府呈交了《关于追认胡先礼为革命烈士的报告》,报告全文如下:“关于追认胡先礼为革命烈士的报告省人民政府:我县大坪乡报来胡先礼的复查材料,经县人民政府审查,情况属实。胡先礼,男,一八九七年十月生,农民出身,我县大坪乡内冲村人。于一九三O年六月参加湘北工作团任工作员,曾为建立湘鄂边药姑山革命根据地,努力工作三年之久。一九三四年八月,胡先礼在药姑山大风塝进行革命活动,不幸被湖南临湘县保安队匪兵杀害。根据国发(1980)152号文发布的《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第三条精神,经研究,决定追认胡先礼同志为革命烈士。妥否,请审批。通城县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后来不知何故,这个报告石沉大海,省政府没有回复。不得已,胡英生只好经常到县里、省里打探消息,成了“老上访户”。可能跑的过多,接待单位不怎么耐烦,一直拖到11年后的1997年5月21日,湖北省民政厅办公室信访科才给胡英生写了一封手信,全文如下:“胡英生老人(笔者注:还比较有礼貌):您好!关于您父亲胡先礼同志的追烈问题,我们直接与通城县民政局联系了几次,今天才联系上,通城县民政局已答应重新组织材料,逐级上报。请您不要再跑了(不耐烦的语气露出来了),在家等候消息,相信各级政府会按政策规定妥善处理的。致礼!省民政厅办公室信访科一九九七年五月二十一日”胡英生听信了,就没有“再跑了”,一直在家等候,他坚信“各级政府会按政策规定妥善处理的”。但是3年后的2000年7月,等来的却是阎王给他的“调令”,带着遗憾,他驾鹤西游了,享年82岁。



胡英生后人
UID:20233

胡英生后人

革命后代
  • 1
    关注
  • 0
    粉丝
  • 10
    积分
城市:北京朝阳区
籍贯:北京朝阳区
性别:男
兴趣:历史
星座:白羊座

2021-07-17 加入

我的前辈全部
首页
检索
我的